印度宝莱坞舞蹈 第12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晚会
时间:2023-10-17 18:21 浏览量:

  宝莱坞舞蹈节奏明快,哈萨克舞蹈刚健苍劲,波兰舞蹈豪迈潇洒……13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2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我县盛大开幕,12个国家的8个艺术团携手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内地多个艺术团联袂登台,为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带来一场极具国际风格和民族民间特色的视听盛宴,全场掌声雷动,高呼大饱眼福。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本届艺术节以“弘扬‘一带一路’精神,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为主题,一如既往地以音乐舞蹈交流演出为主,包含开幕演出、惠民演出、基层交流巡演、中外艺术家大联欢、斗茶表演等丰富多彩的环节,充分展现中外艺术家携手奋进、和衷共济的昂扬风貌,呈现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和合精神。

  民歌民舞呈现异域五洲风情

  开幕式在舞蹈《有朋自远方来》中热烈拉开帷幕,梨园戏科步在压脚鼓的热情鼓点中鱼贯而出,再配合高甲戏特色的表演,浓郁的闽南文化魅力扑面而来,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焕发出新的光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

  随后,表现生活适应能力和追求快乐的菲律宾竹竿舞;展现新时代中华青年奋发向上的中国街舞;表现对爱情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的荷兰歌曲《爱比山高》……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艺术家们用优美的舞姿和歌喉,让现场观众沉醉在艺术的海洋中。尤其在“一带一路”乐团用中文演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时,全场观众不自觉跟唱,谱写出文化交流的和谐华章。

  “安溪这座城市犹如童话般一样,我非常喜欢。”哈萨克斯坦“欢乐”舞蹈团的主唱玛莉卡说,此次她演绎了两首歌曲,融合了欢乐、抒情、浪漫,现场效果非常棒,她期待下次还能来中国和各国艺术家们交流。

  斯里兰卡珍宝舞蹈学院艺术团带来传统舞蹈《普加舞》,表演者用旋转的舞姿,讲述该国动人的史诗与神话。“中国观众就像斯里兰卡当地的观众一样能够感受我们的演出,我非常感动。”表演者迪雅芭塔表示,斯里兰卡人爱喝茶,这次除了与其他国家演员交流学习艺术,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丰富的茶文化,回国后将会把安溪铁观音文化传播给国人。

  千揉铮铮骨,百焙圣妙香。当晚,由县高甲戏艺术传承中心和县茶文化艺术中心带来的舞蹈《千揉百捻》,也是一大亮点。现场一群充满阳刚之气的“茶农”,以舞蹈演绎安溪铁观音精湛制作技艺,在揉捻舞蹈中,完美呈现制茶十道工序,以艺术手法象征从一片叶到一泡茶的裂变,展现铁观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文化精神。

  “大美安溪走出国际范儿”“绝了,看到了之前电影上的印度舞”……当晚,我县还把全场开幕式搬上云端,在安溪融媒、新华社等平台上向场外观众同步直播,让广大群众感受国际民间艺术的魅力,共享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据不完全统计,当晚累计有数十万网友“围观”、点赞,掀起一场全民艺术的欢乐盛宴。

  互融互鉴贡献茶乡文艺力量

  震惊、惊讶、赞叹……当晚,一个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民间歌舞节目,令现场观众露出惊叹的表情,他们频频举起手机拍摄,纷纷拍手叫好。

  “满眼都是文化,舞台效果非常棒,比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更过瘾,充分感受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服饰、民俗等特色元素,仿佛‘穿越’到不同国家感受不一样的异国风情,简直身临其境。”现场观众郑志峰激动异常。

  “立体、逼真、震撼,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欣赏完精彩的节目后,不少观众有这种感受。本次艺术节,开幕晚会的舞台在搭建上下足功夫,采用先进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舞台屏幕溢出原有舞台场地,全面展示各个国家民族的特色,使观众目之所及皆是艺术,达到时刻沉浸在演出中的效果。

  “艺术没有国界,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自己民族文化、服饰的平台,也让我足不出‘国’却了解到这么多国家的民间艺术精髓!”音乐老师曾艳在看完演出后告诉记者,她录了很多演出视频,并表示将会把这些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领略他国文化艺术,撒播热爱文化的种子。

  县政府原县长陈长昭认为此次举办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安溪有铁观音茶艺、高甲戏文化、南音等特色民间艺术,本届艺术节以共享艺术的形式,进一步让安溪文化走向世界,而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如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很多安溪华侨,打好“侨”牌,将更好推动安溪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

  “以音乐舞蹈交流演出为主,充分体现国际性、民族性、民间性、群众性特点,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文化艺术力量。”县文体旅局局长蔡雅娟表示,借助此次盛会,我县将深入挖掘安溪茶歌、木偶戏等本土传统艺术元素,积极打造一批如《千揉百捻》的艺术精品,讲好安溪故事;同时以本次艺术节为纽带,积极拥抱世界,与来自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互融互鉴、共振共生,努力向世界递出一张精美的“中国茶都”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