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打疫苗!多地疾控提醒:警惕叠加感染!
时间:2023-11-13 08:18 浏览量:

 

进入 11 月以来,全国各地的气温变化幅度开始增大,多种呼吸道疾病都进入了高发期。

 

央视新闻发出提醒:目前,我国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预计逐渐进入高发季。

 

 

根据 11 月 9 日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 2023 年第 44 周( 2023 年 10 月 30 日-2023 年 11 月 5 日)流感周报显示:

 

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 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 系

 

在最近的新闻中,我们也能陆续看到,全国多个地区开始发布流感病例增多的新闻。

 

支原体感染还没走,流感又有抬头的趋势,真的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专家提醒,需要警惕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感染。多地疾控发出提醒,现阶段戴好口罩必不可少!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多种病毒叠加感染的风险,趁着流感还没暴发,家长们一定要赶快带孩子去接种流感疫苗!

 

现在带孩子打疫苗,还来得及吗?今年的流感疫苗有变化吗?三价、四价应该选哪种?

 

在咨询了疾控专家后,我们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孩子还没打流感疫苗

现在打来得及吗?

来得及,并且推荐尽快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能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以及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概率。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4 周后,人体就会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目前流感刚刚出现上升趋势,今年的高峰具体会持续多久暂时也无法预估。现在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最好的预防选择。

并且,在同一个流感季节,可能同时有 2 种,甚至 3 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株流行,感染一种病毒不会使机体产生对其他病毒的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多种流感病毒感染。即使是已经感染过流感的孩子,也有必要接种。

今年的流感疫苗有变化吗?

不同年龄孩子如何接种?


有变化,最大的变化是:6~35 月龄的孩子,可选疫苗增加到了 3 种、3~17 岁有 1 种,3 岁及以上则有 4 种疫苗可选。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来展示不同年龄组可选的疫苗:


选择方面,中疾控的建议非常明确: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如果疫苗种类齐全,可以优先选择四价疫苗。

当然了,为了尽早获得保护,最好的选择还是:有啥打啥。

尽管流感疫苗的品类增加了,但免疫程序较去年没有大的修改,简单来说:对于 6 月龄~8 岁人群,首次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接种 2 剂(但减毒活疫苗,无论之前是否接种过,都仅需 1 剂),非首次接种流感疫苗仅需 1 剂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国内说明书与指南的免疫程序不同,接种时可能会按说明书方案执行,也能获得疫苗带来的保护,不用过度担心。

孩子今年上半年打过流感疫苗

有必要再打一次吗?

有必要,我们推荐每年都给孩子接种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很多孩子在今年 3 月份的流感高发期,接种过一次流感疫苗,而每年流感季是指去年 10 月到今年 3 月这段时间,所以当时接种的还是 2022 ~ 2023 年流感季的疫苗。

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与往年不同,每年的疫苗成分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比如今年相比去年就有调整:

另外,最新《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中指出:根据澳大利亚和中国浙江的研究,证实流感疫苗诱导的抗体保护水平至少可维持 6 个月之久,保护效果每个月约下降 2%~5%。

今年 3 月接种的疫苗,到现在基本只有 45 % 左右了。

因此无论今年上半年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都建议去接种今年的流感疫苗。

如果今年 8~10 月份,已经按照建议的接种程序给孩子接种过流感疫苗,则不需要再次接种同一流感季的流感疫苗,目前也没有发现多打会有额外的获益。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还应做好这 3 点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最重要的还有做好日常防护:

1

尽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区域


流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咳嗽、喷嚏排出的分泌物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流感高发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

如果必须去,2 岁以上的孩子最好能规范佩戴好戴口罩。


2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袖子等遮住口鼻;注意及时使用流动的水给娃洗手,不管是上厕所后,还是吃饭前,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

做好环境清洁


流感病毒可以在体外存活数小时甚至数天,孩子的婴儿床栏杆、玩具等硬物,家庭中厨房和浴室台面、门把手等地方的卫生状况,需要家长格外关注,定期清洁,适度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