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讲堂 | 为何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反应?
时间:2023-12-28 15:11 浏览量:

为何会出现发热反应

先来了解下疫苗是什么

疫苗有何特性

一、疫苗的特性和免疫原理

 

WHO对疫苗的定义为,含有免疫原性物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主动和保护性宿主免疫,能够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异源性药学产品。
免疫原性是指某一制品接种人体后诱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所谓“疫苗”,多来源于病原体,人类研发疫苗的历程,核心就是让疫苗保留病原体的特征,却失去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从而在免疫战场扮演“初次进入人体的病原体”角色,使免疫系统产生对病原体的记忆,从而实现免疫预防。

人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一般短期不会再感染这种疾病,因为病后可以获得对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接种疫苗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将疫苗给人体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样人体也像自然感染一样,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为什么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

 

发热是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主要原因是由于致热原。
致热原主要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细胞壁中,当菌体自溶或以人工方法使细菌裂解后方能释放出来,故称为内毒素。

 

致热源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热;也可作用于机体的网状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再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使产热和散热失去相对的平衡,即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除致热原外,疫苗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及其接种后的炎症反应,也会引起发热。活疫苗接种相当于一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少数人也会有发热反应,它只是对机体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属于一般的不良反应。

发热的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防御反应。一定限度的发热,由于代谢增强,白细胞增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包括吞噬作用、抗体形成和肝脏的解毒功能都相应增强,从而有助于消除病原,对人体有利。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则引起各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体温过高可发生热性惊厥,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跟疫苗无关的一种发热情况
















还有一种发热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受种者在接种前或接种后已经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不久巧合发病,这是偶合症。

 

它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纯属时间上的巧合,即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都必将发生。

偶合症的病因很多比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生和严重程度均与接种疫苗无关,而发热往往是其非特异症状之一,所以一定要提防这种情况。
除了体温相对可能会比较高,持续发热时间较长等,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临床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或者就诊,在就诊的过程中查明原因,对症进行处理,才能不延误病情。


所以,如果在接种时已经出现发热时应暂缓接种,待查明原因并治疗痊愈后再考虑接种。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