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不同。职业相关疾病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涵盖因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或职业行为等因素导致的各类健康问题,像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因素只是众多发病因素之一。而我国规定的职业病范围是指法定职业病,其病因是确定的。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我国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并将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类、放射性因素、其他因素。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① 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② 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和康复服务的权利;③ 了解职业病危害的权利;④ 要求提供防护设施和用品的权利;⑤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作业的权利;⑥ 参与职业卫生民主管理的权利;⑦ 获得赔偿的权利
五、如果怀疑得了职业病,该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一旦确诊为职业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安排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同时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应关注职业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劳动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做好个人防护。让我们携手努力,坚持预防为主,共同守护职业健康,远离职业病的困扰,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愉快工作,享受美好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