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季,别让蚊虫“咬”走你的健康
时间:2025-08-05 08:27 浏览量:
 盛夏来临,高温多雨,给蚊虫繁衍创造了“绝佳温床”。正值暑期,或许你正计划着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刚刚返程,而蚊虫带来的健康威胁可不容小觑。近期,广东佛山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发酵,登革热也进入高发期,这些由蚊虫传播的疾病,轻则让人发热、关节剧痛,重则引发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这场与蚊虫的 “夏日攻防战” 中,掌握科学防蚊方法,已成当务之急,请收好这份防蚊锦囊。

一、了解蚊虫习性 精准防控
  伊蚊,俗称 “花斑蚊”,是传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 “元凶”。这类蚊子偏爱白天活动,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早晨和黄昏,常把卵产在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中。按蚊翅膀有斑点,多在夜间出没,中华按蚊吸血活动属黄昏型,高峰见于日落后1-2.5小时之间,常栖息于稻田、沼泽等大型水体附近,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库蚊呈棕黄色,夜间活动,能传播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疾病。了解这些蚊虫习性,能帮我们更有针对性地防蚊。

二、清除积水 断其“摇篮”
  蚊虫的卵、幼虫和蛹都离不开水,所以清除积水是防蚊的关键。我们要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的积水,每5-7天更换水培植物的水,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及时倒掉饮水机托盘、地漏处的积水,保持干爽。长期不用的容器,如闲置花盆、水桶等,应倒置存放。还要定期检查空调排水管,确保排水通畅。在户外,留意小区内雨后的坑洼、沟渠等积水,及时向物业反馈清理。

三、物理隔离,筑牢防线
  安装纱门、纱窗能有效阻挡蚊虫入室。选购时,注意网眼要细密,网眼越小,防蚊效果越好。平时养成随手关闭纱门、纱窗的习惯,发现门窗缝隙过大,可用密封条封堵。夜间休息,使用蚊帐能营造安全的睡眠空间。要确保蚊帐无破损,四周掖好,防止蚊虫钻入。家中有婴幼儿,可在婴儿车上加装纱巾或专用小蚊帐。
四、外出防护,减少暴露
  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深色衣物易招蚊虫,长袖长裤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叮咬。同时,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液。常见的驱蚊成分有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避蚊胺驱蚊效果好,但对皮肤有刺激性,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儿童使用浓度不宜超10%。派卡瑞丁相对温和,适合敏感肤质人群,包括2个月以上儿童。驱蚊酯安全性高,适合孕妇和儿童。使用时,按产品说明涂抹,避开眼、口、伤口,户外活动时间长,每2-4小时补涂一次。

五、正确处理叮咬,谨防感染
  被蚊虫叮咬后,切忌用力抓挠,以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一般坚持不抓,10-15分钟后痒感会明显减轻。若奇痒难忍,可用指甲轻按,或用肥皂水、盐水清洗叮咬处,中和蚊虫唾液中的酸性物质。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风油精止痒,但眼周、鼻孔、口唇等黏膜交界处不宜用风油精。若叮咬部位出现发热、红肿加重、渗液不止,或伴有头痛、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应警惕感染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接触史。
  夏季防蚊关乎健康,通过了解蚊虫习性,做好环境清理、物理隔离、外出防护及正确处理叮咬等措施,我们能有效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减少蚊媒疾病传播。让我们行动起来,打造无蚊的健康生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