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今年我县新招聘高中教师265人(其中研究生专项12人、优秀毕业生专项35人、从小学初中遴选到完中校104人),初中教师142人。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安溪县教育局关于实施青年教师专业提升三年行动的通知》(安教〔2020〕178号)和《安溪县教育局2022-2023学年度普通中学工作意见》(安教中〔2022〕11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2年新招聘中学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工作(按实际任教纳入相应学段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市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精神,扎实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前沿、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
二、业务培养
(一)自我发展
1.强化学习,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一是重视政治学习,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法治观、职业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二是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教学礼仪,扎实基本功,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资源运用及班级管理等能力。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十万字的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2.虚心求教,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一是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能力,深化教材解读、优化教学设计、活化教学手段、打磨课堂语言、熟练课堂驾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二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加强阅读和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每学期撰写有质量的总结、案例,积极参赛投稿,争取获奖或发表。三是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参与班主任应聘或协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立德树人工作水平。
3.明晰规划,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每位青年教师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要从教育教学业务、育人专业技能、师德修养建设中提升自己。按照一年站稳讲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三年成型(教学能力达标)、五年成才(成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总成长目标,依照“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理论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的模式制定出成长规划。每位青年教师均应在上岗第一学年上学期完成一份《安溪县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书》(见附件1),规划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一份自存。
(二)学校帮扶
1.加强领导,落实“师徒结对”。学校成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领导小组或指导小组,积极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教师进一步巩固职业思想、做好教学生涯规划,端正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环境,锤炼师德修养、增强教育教学自信。要指派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结对”或“一徒拜多师”“一师带多徒”等活动,把指导与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学科教研和班级管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共同备课、双向听课议课、反思研讨等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岗位,快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对工作手册可参照附件2内容自行确定
2.丰富活动,加强过程跟踪。学校应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汇报活动,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第一学年内做到“七个一”:每学期一节汇报课、一篇优质教学设计、一份优质说课稿、一篇教育叙事文、一个教学课件、一个微课或微视频、一半以上课时教后反思;担任班主任的应开设一节校级主题班会课。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每位青年教师在第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外出参加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并要求其回校后上交一篇学科教学研讨心得;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科竞赛辅导、县学科联盟核心组及课题研究等活动,为学生开设一次以学科知识或学习方法为主的学科专题讲座。各校应结合实际,集中举行“新教师教学开放周”或“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由教研组牵头,邀请学科联盟组、片区成员校教师等深入课堂,开展“沙龙式”听课评课等研讨。期末质量监测或初、高中毕业班质检,各校要严密组织青年教师与学生同步做题,相关材料要留存备查。
3.注重引领,完善成长档案。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定期组织检查青年教师备考和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读书笔记、计划总结等材料及参加相关活动等情况,并做好记载收存备查。要建立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表、学期教学计划与总结、培养协议书、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汇报课教案及反思、任教班级质量监测成绩、教学竞赛获奖、辅导学生竞赛等内容。对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应给予适当表彰。
(三)县级助力
1.强化研修,提升业务素养。县教育局组织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集中研修、观摩研讨、现场教学等活动。
2.学科联动,助推相互成长。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将适时召开青年教师培养座谈会,局中教股和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中教室按照学科建立青年教师微信联系群,指定召集协调人,制定联动活动、互助成长计划(方案)。初中各学科教学联盟组积极纳新,让青年教师参与研题磨题等研修活动。各学科青年教师应集体研究列出适合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书刊(教育局、进修学校也将适时推荐书目),共同读书,共同成长。可通过“沙龙式”教研活动定期不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互通信息、交流心得、研读案例、突破困惑、分享经验,共促成长。
3.技能比武,鼓励脱颖而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将结合实际,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县学科联盟核心组及有关讲座、培训、研讨、考察等活动;并将举办“三笔”(毛笔、硬笔、粉笔)、解题析题、教育叙事征文、朗诵演讲、听课评课、优秀教学(作业、命题)设计、片段教学、微课制作等教学基本功的展示、比赛,为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搭建更多平台、拓宽更多渠道,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三、业务考核
本学年结束后,县教育局将组织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核。
(一)考核时间
2023年6-8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高志强
副组长:赖加团、陈建全
成 员:柯智贤、陈传发、林建新、苏连枝、陈桂兰及相关学校校长
(三)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
(1)问卷调查,满分10分
①内容:包括学生问卷、教研组问卷,满分各5分。
②成绩评定:要求被调查的学生、教师最终给考核对象评定档次,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层次。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分别记为5、4、3、2、1分,学生、教研组问卷分开统计分数,按实际参加调查的人数累计总分,再取平均分。学生问卷的平均分和教研组问卷的平均分相加,总分即为该考核对象“问卷调查”项目的得分。
(2)常规检查,满分25分
①检查内容:包括作业批改、教案编写、听课节数及结对拜师、“七个一”落实情况等的检查(各占5分)。
②成绩评定:作业、教案(一半以上的课时需有教学反思)、结对拜师、“七个一”按实际完成情况给分。每学期听课达20节及以上的并认真做好点评记录的给5分,其他视听课节数及点评记录情况给分。作业、教案、听课、结对拜师、“七个一”等的得分相加,总分即为该考核对象“常规检查”项目的得分。
注:“问卷调查”及“常规检查”部分共35分,由青年教师所在跟岗学校负责考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考评小组进行专项考评,考评结果“优秀”等级(30分及以上)的占比原则上不超过本校2022年新招聘教师总人数的40%,其他等级人数按实际情况确定。县教育局组织考核小组到校实地考核,通过座谈了解等形式重点检查青年教师在校综合表现和业务学习、读书笔记、发展规划等材料及学校帮扶引领、过程跟踪、考评结果等情况;并根据实地考核时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学校的考评等次。
(3)专业测试,满分30分
①内容:按任教学科集中到考核领导组指定的地点参加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相应学科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期中期末试卷及硬笔书写。
②成绩评定:各科满分均为100分,按卷面的实际成绩乘以30%,所得的分数即为该考核对象“专业测试”项目的得分。
(4)课堂教学,满分30分
①内容:按任教学科集中到指定地点上课。
②成绩评定:满分为30分,由考评组当场评定成绩。
(5)成长加分(5分)
青年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业务竞赛或考核获一、二、三等奖的每次分别得3分、2分、1分;封顶5分。
2.结果认定
业务考核的最终成绩满分为100分,问卷调查、常规检查、专业测试、课堂教学、成长加分等五个项目的成绩相加,总分即为该考核对象的最终得分。按最终成绩高低排定名次,按学科按比例确定考核的档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档次。
3.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将予以全县通报。考核优秀者予以下文表彰;不合格者必须参加下一年度的业务考核,并由教育局分管领导对其诫勉谈话。
四、其他要求
1.各相关学校应充分认识开展青年教师业务培养和考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认真、严格执行青年教师业务培养、考核的有关规定,敦促青年教师认真按要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养和竞赛考核。
2.有关考核的其他实施细则另行通知。
3.本《通知》解释权属县教育局。
附件:1.安溪县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书
2.铭选中学教师结对工作手册
安溪县教育局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