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9012-0101-2023-00001
    • 发布机构:安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1-05
    关于安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3-01-05 08:25
     

    关于安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1220日在安溪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安溪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魏中南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安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未因疫情冲击而停滞发展步伐,未因困难加大而动摇必胜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二十大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和“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平稳,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但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经科学测算,对相关指标做适当调整,并依法报请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预计数,下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同口径下降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下降1.5%;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下降10%出口商品总值下降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节能减排完成市定指标任务。

    (一)全力助发展保安全,经济社会稳定有序。一是政策助力稳市场。健全政企互动机制,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 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县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198个;因时因势出台稳住经济、“1+1+8”等一揽子惠企扶企政策措施,制定惠企政策申报指南,上线小程序“惠企政策查询匹配”模块,数字赋能助力政策红利精准释放。累计下达各类惠企资金1.3亿元、减税降费7.13亿元。在全市率先推行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增长16.8%二是精准防疫保安全。面对新冠疫情再次突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研判、精准应对,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制作用,以“快准严实细”的作战原则,科学精准部署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兄弟()相互驰援、共同抗疫,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实现疫情“动态清零”1持续健全联防联控办公协同平台,扩容核酸检测能力,组织开展大人群核酸实战演练和疫情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织牢疫情防控网。三是防范风险守底线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妥推进天将御园、茶叶包装城等破产重整工作,清溪新城一期顺利交房,成为全省首例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清算重整并同步实现“交房即交证”项目;推进风险企业处置化解,落实信贷风险防控“周统计、月通报”制度,多举措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全年辖内不良贷款率0.38%,保持全市最低水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会战、标准化等专项行动,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获评全市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名;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境外涉诈暨非法出入境违法犯罪;防范化解信访问题,民族宗教、防灾减灾、食药监管、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粮食、物资保障充裕,市场价格稳定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全力转动能强支撑,产业格局优化升级。现代农业稳中有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回头看”线上考评。及时兑现惠农资金3733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4万亩;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创建粮食生产示范区8.33万亩,完成中心粮库二期扩建工程,实现24个乡镇应急供应网点全覆盖。积极推动一叶五金2特色农产品集聚发展,创建湖头镇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祥华乡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3示范村镇。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坚持“边总结、边提升、边带动”,渐次推进全域园区标准化建设,全力抓好4个列入市第一批“四个一批”项目4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支撑。试点标准化园区安溪芯园A地块4幢标准厂房主体全部封顶,对接项目25个,厂房意向入驻率达66.7%以上;领秀云城产业园运营中心主体封顶,意向入驻企业70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藤云工艺园加快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建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3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企业绿色技改、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57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5.9亿元,增长11.9%以产业链链长制5为抓手,推动八大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全年新引进产业链项目86个,总投资452.41亿元。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与迪特共建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规划建设藤铁工艺产业园,鼓励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展销活动,积极拓展市场,全行业产值达265亿元。光电、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纵深推进,与北京灏谷共建光电产业科创中心,新引进粒量Mini LED封装、稻兴超高清视频产业园等产业链项目8个;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引擎,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获评福建省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福建站一号、二号接收天线完成数据接收调试,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联合修复的老电影《劳工之爱情》成功上映。第三产业健康发展。落实消费需求激活扩张行动,围绕城市商圈、步行街、夜市等消费集聚区,培育消费热点,开展“茶乡购”系列活动,鼓励电商企业开展线上促销,全县网络零售额突破280亿元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国心绿谷茶庄园成功获评国家3A级景区;上线“安溪旅游”数字文旅平台,制作发布“海丝茶源 世遗铁艺”宣传片,整合推介6条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三铁三世遗”6文旅品牌。全年接待旅客超6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2亿元。

    (三)全力加速度稳投资,有效需求持续释放。项目加速度。持续开展“项目攻坚2022”、集中开竣工等活动,组建项目工作综合施策组,推行项目服务员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523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5亿元,超时序进度5%。兴泉铁路安溪段即将通车;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主体进入碾压混凝土施工,安置区和库区公路复(改)建设有序推进;安溪县综合立体大交通(大三环)项目全面启动建设,东三环罗内段建成通车,清水岩隧道双向贯通;大安高速、安翔高速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招商更高效。开展“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活动,结合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设立“以企引企、以商招商”正向激励措施,建立“周通报、旬调度、月会商、季考评、年收账”的招商工作机制,以“落地”为导向,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服务,夯实供地保障措施,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全年共引进项目200个,总投资130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70个;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分别达90%40%以上。要素强保障。开展拔钉清障“春季攻坚”行动,完成房屋征迁4.8万平方米;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保障项目用地、用林需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40亩、闲置土地1566亩,完成项目用地审批2112.78公顷、林地审批198.9公顷;加大资金争取和信贷支持力度,争取各类债券资金16.98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0亿元,增长10.5%

    (四)全力强基础提质效,茶业优势日益凸显。产业品质有保障。强化茶叶生产基础管理,在“两留”“两减”“两禁”“一回归”7等方面下足功夫,实施茶园生态提升工程,立体提升茶山生态6.1万亩,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5.2万亩,绿色防控面积52.63万亩;新增茶叶气候品质认证13家。开展2022年度“十佳茶园”评选工作,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茶叶)10个。抓好“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不断规范茶业品牌管理。产业推广有力度。安溪县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举办首届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论坛,积极讲好安溪茶故事。办好2022年安溪开茶节、春茶产销对接大会、秋茶订货会、茶王赛等活动45场次,掀起茶叶上市热潮。持续开展“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安溪铁观音品牌推广活动,培育创评星级“安溪茶空间”10,举办“茶乡购·大师说茶”等茶文化推广暨直播活动50场次,鼓励企业抱团参加线上线下展销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开拓市场。全县涉茶总产值320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30亿元,连续七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产业创新有思路。改革茶叶赛事制度,创新举办大宗茶茶王赛和毛茶比赛,开展新茶饮供应链招商,进一步丰富产业内涵。积极打造“茶科技”高地,举办中国茶产业人工智能应用论坛;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推动乌龙茶智能加工等10个项目落地转化;数字福茶项目落地运营,中国福茶数字科创园启动规划建设。

    (五)全力推改革聚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本领更扎实。基础研究能力稳步提升,年度R&D经费8投入5.81亿元。建立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9家,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引导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增市级院士工作站1家、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学会服务站1家;市级科技项目结题率97.4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果产业化加速,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个、星创天地2个。组建城建、茶都、文旅三大集团公司,国企市场化运作经验成全市先进典型。政务服务更暖心。推深做实“营商服务进园区”活动,开展“局长—会长(行业协会)话营商”座谈,发现并整改涉企问题23。数字政府改革扎实推进,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9活动,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中心正式投用,已受理办件超10万件推行“不见面审批10事项24个,受理审批事项11万余件;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模拟审批”等模式改革,政务服务和审批效能不断提升。经济格局更开放。成功协办2022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区块链赛道及“数字中国·对话未来——泉州之夜”活动。开展出口市场突围拓展行动,指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出口风险;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丝路投资”等国际贸易展销会,开展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业务,引导企业利用RCEP11契机拓展对外市场。推广“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台胞来安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

    (六)全力抓管治促融合,城乡品质稳步提升。城市布局不断优化。实施“抓城建提品质”项目83个,加快推进解放路西等片区改造项目及3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谋划实施道路“白改黑”、城区绿化、亮化等市政项目23个,新增口袋公园15个,智慧停车位904个、公共充电桩35个。强化城市管治,加快南翼新城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增绿化12万平方米,拆除“两违”12建筑55宗、2.04万平方米。推动局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城镇承载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持续深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71个乡村振兴项目全部完工。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新认定印发股权证书10095户,规范完成宅基地审批2401户。纵深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裸房整治5333栋;新改建农村公路13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实施养护专项工程118公里,改造危桥10加快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和6条市级示范线创建,支持62个试点村和城厢、湖头等5个整镇推进试点镇建设生态环境日益宜人。推广氧吧标志使用,持续深挖“中国天然氧吧”品牌价值。扎实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打造1个省级森林城镇、7个森林村庄;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Ⅲ类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安全生态水系建设15公里,造林绿化1.2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3万亩。

    (七)全力惠民生增福祉,共建共享深获人心。健全民生兜底保障。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8.82亿元;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各类保障金1.6亿元;建成6个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站;推进龙门、官桥等4个乡镇敬老院建设,建成15个长者食堂,在全市率先推行失能老年人护理保险和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县殡仪馆综合服务功能区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推行就业优先政策。组织线上线下招聘42场,发布岗位16607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用好用足就业补助政策,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稳就业补贴等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聚焦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开展职业及技能提升行动,发放职业培训“见证补贴”123.01万元,惠及956人。均衡教育扎实推进。完成凤山幼儿园等8个扩容改薄项目,新增学位3200个。推动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新确认67所普惠性民办园、7所示范性幼儿园,43所学校通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安溪一中入选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推进“5G+”专递课堂,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等工作,持续优化校内外环境。卫生健康持续提升。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德卫生院等5个项目建成完工,县公共卫生应急暨健康培训中心、县中医院医疗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加快县医院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推行“无陪护”病房试点,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持续完善“一老一小”13、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9支,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普惠项目4个、新增普惠托位350个。深化综合医改,全省首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三医联盟”,推进医疗次中心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达61%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与凤山书院融合使用,戏曲中心主体工程封顶,青阳冶铁考古遗址公园获省级立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工作,建设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口袋健身公园等文体活动场所67个,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文艺下乡活动120余场次。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创编茶文化主题舞台剧《铁观音》,现代高甲戏《莫耶·延安颂》荣获第28届全省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

     在肯定努力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几月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三保”压力大;主要经济指标后续增长压力较大,固投、房地产等指标持续低迷;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新兴产业的产出效应尚不明显;重大项目储备、产业项目招商等关键环节还缺少强有力的抓手;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更加主动作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发展。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将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引导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我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项目安排建议如下

    (一)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出口商品总值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持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物价总体水平保持稳定;节能减排完成市定指标任务。

    (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2023年全年计划实施县级重点项目499个,总投资1963.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2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33个,总投资864.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续建项目266个,总投资1099.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8.28亿元。

    三、实现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3年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转换动能,持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制造业。深入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开展“制造+互联网”、机器换工等数字化改造,突出抓好两化融合,加快建材冶炼、电源电器、纺织鞋服等传统动能改造升级,推动新材料扩建50个县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大力推动藤铁家居工艺行业“油改水”14和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抓紧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共建藤铁专业委员会事宜,制定家居工艺行业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和发展制高点;依托工艺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培养一批行业人才;持续开展“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品牌行等宣传推广活动,借助电商平台、安溪藤铁工艺公众平台、展览展销等路径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力争藤铁家居工艺产业行业产值达300亿元。推动集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粒量Mini LED封装项目、海佳显屏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引进小间距LEDMicroLED、半导体外延制造和芯片制造等领域企业3家,进一步强化和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三中心、三链条”15,依托头部企业以商招商,谋划布局一批产业项目,力争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10个;加快泉州先进计算中心、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福建站、国电高科卫星通讯、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空天大数据产业园标准化园区、星座计划,加快形成多链驱动格局;深化政务数据、工业数据整合汇集、分析应用,推广特色应用场景,提升“工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效。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卫品、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强化对接力度,力争招引落地一批关键环节项目,加快集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推进主辅分离,拓展现代服务业新领域新业态,推动消费品质化多样化升级。建设完善县内交通、现代物流网络、电子认证与支付及安全保障等电商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电商发展。组织各类消费主题促销活动20场次以上,培育壮大万达、财富中心等特色商圈,扶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释放县乡消费潜能。强化“安溪旅游”数字文旅平台运用推广;推进青阳冶铁考古遗址公园、世界宝石博物馆、“三铁荟萃”文旅产业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支持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一批“茶香人家”精品民宿,推动六大精品旅游线路市场化运营,推动文旅经济发展。

    (二)夯实根基,持续强化有效投资释放。抓项目稳投资。坚持项目带动,深入开展“项目攻坚2023”“拔钉清障”等攻坚行动,实行重大项目台账式、清单化管理,落实“项目服务员”和“一线办公” 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推动项目梯度转化。集中清理闲置土地800亩,完成项目用地报批1000亩以上,加快项目审批服务效能,全力保障项目要素需求。力争全年完成499个县级重点项目488亿元以上投资任抓招商促落地。坚持把招商链建在产业链上,聚焦光电、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健康卫品等产业链的关键、薄弱环节,用好招商选资数字化平台,强化精准招商,确保完成全年项目招引160个,总投资1100亿元以上,形成项目持续滚动态势。开展招商亲商服务年活动,落实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强化“双向约束”机制,确保全年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分别达90%40%以上。抓平台强支撑。深入实施“(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安溪芯园、藤云工艺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关村领创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开工,新增标准厂房70万平方米。稳步推进同美工业区等低产低效园区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园区闲置厂房、低效土地清理整改和二次招商工作。全面整合提升“一区九园”基础配套,探索引进园区外部运营平台公司,健全管理机制,支持园区在降低要素成本、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增强园区服务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

    (三)厚植优势,持续提升三茶统筹格局。树立好茶好市新标杆。深入实施茶园地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行安溪茶叶产区分级管理,探索建立碳汇型茶园,开展“十佳生态茶园”“金牌茶园”评选,推动茶园科学管理。持续推进《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修订,建设茶叶初制标准化加工中心(场、所)20个,不断规范茶叶生产管理。持续开展“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安溪铁观音品牌推广活动,继续举办安溪“开茶节”、国际茶日、乌龙茶审评拼配和烘焙技术大赛、大宗茶茶王赛等茶叶赛事及宣传推介活动,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各大型茶叶展览展会,持续催热安溪铁观音市场。力争全县涉茶总产值增至360亿元。深挖基础优势新潜力。培育壮大茶都集团涉茶板块,引领带动茶产业发展。深挖铁观音核心价值,重新定位安溪铁观音公共品牌,统一宣传口径,提升安溪铁观音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扩宽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LOGO和主题语应用场景,衍生特有的茶叶产品和文旅产品,推动“双世遗”多元化价值实现,推进茶产业基础优势蝶变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茶业新势力。推进世界茶贸指数研究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研究院、产地仓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系统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支持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技术、人才加快落地。扎实推进“自营中国福茶仓+电商新零售业务”模式运营,全力推进中国福茶数字科创园建设,制定鼓励茶叶电商落户政策,完善提升茶叶电商产地仓、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体系,以电商带动茶产业链整体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业化、数字化水平。

    (四)开放创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集聚创新动能。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四个倍增”16计划,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坚,力争全年R&D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步伐,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推动规上工业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以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谋划举办高水平科技创新赛事,搭建企业、人才、技术融合发展平台,以赛促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17改革,推进更多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18 继续推行“不见面审批”,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水、电、气、电信网点及银行等场所延伸。紧盯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中心服务质量,提高办件水平和办件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高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便利度。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力促大安高速、安翔高速等重大对外通道实质性开工,加快打造闽西南协同发展试验区。深化与一带一路19地区国家合作推动我县“双铁”等特色优势产品成为海丝文化的亮丽元素。抢抓RCEP机遇,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鼓励企业力拓展多元化贸易市场。深入开展“外资攻坚”专项行动,加强外贸运行监测分析,“一对一”精准帮扶重点企业,加大一般贸易产品出口力度,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高端延伸,鼓励货源回归,挖掘出口潜力;支持培育跨境电商和海外仓,支持外资企业安溪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鼓励外资增资和利润再投资。

    (五)开拓融合,持续更新品质茶乡风貌。以系统思维优化城区格局。推动城市更新,加快解放路西、城东中心等片区改造项目和1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支持符合条件的城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进中闽百汇商业综合体和城厢仙苑等农贸市场建设。加快高速安溪出口路网工程、县第二水厂等市政工程建设,新建城镇污水管网6公里,建成口袋公园5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八化”专项行动20目标,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占道经营、违章搭盖、渣土车“滴洒漏”等违规行为,有效清除城市管理顽疾。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国道G358线城厢至官桥段、G638线(原联四线省道S217线)雅兴至东坑段等工程建设,力促国道G358线虎邱至龙涓段、G638线安溪白濑至永春横口段等国省干道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级改造30公里以上。以协同共建推动乡村振兴。完善重点群体监测帮扶机制,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小型经济圈,做大做强“一叶五金五银”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线、整镇推进创建乡镇的建设发展,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五个美丽”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挥“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应,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以绿色发展统筹生态建设。继续抓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健全“五长”21协作共治机制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22长效机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深化河湖长制,推进晋江防洪提升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河道治理20公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15公里;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实施松林改造提升面积0.75,力争全年完成造林绿化0.55万亩;打造5个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片,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力争水土流失率降至15%

    (六)扬长补短,持续推动民生三感提升。扎实做好社会民生保障。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6%加快殡仪馆扩建工程建设。切实抓好低保、特困、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加强农村“三留守23人员、失独失能老人、残疾人关爱保护。力促龙门、官桥等4个敬老院建成投用,探索公建民营养老事业,继续为特困失能老人购买服务。加强对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帮扶,抓好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溪引行动”24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创业扶持,组织招聘活动40场次以上,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拓宽创业带动、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以上。切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实施一中城东校区、光德中学扩建等12个教育扩容项目,新增学位5000个以上;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和校园安全管理,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坚持“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康安溪建设,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化综合医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抓好县中医院城东院区、闽南康复医院、县公共卫生应急暨健康培训中心15个项目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抓细抓实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院感防控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群众自救互救网络体系。加强文体服务供给,图书馆、戏曲中心建成投用;新建文体设施(场所)68个;力促高甲戏《林嗣环》等文艺作品创作演出,开展高甲戏、茶文化艺术公益演出90场次。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提升“党建+”邻里中心设施。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落实“菜篮子”工程,全面完成2023年度储备粮轮换计划,中心粮库二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积极抓好粮食安全、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市场供需稳定。深化“平安安溪”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化提升,建强练强县、乡、村三级应急队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抓好禁毒整治、信访维稳工作,强化药品安全监管,防范和遏制重大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建成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深化双拥工作,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25,切实增强“四个意识”26、坚定“四个自信”27、做到“两个维护”28,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指导监督,积极听取人民政协意见建议,坚定信心、拿出拼劲,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构建具有茶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动态清零”: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是指在现在情况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我国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以快速扑灭疫情。这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

    2.“一叶五金五银”:“一叶”指茶叶;“五金”指金线莲、山茶油、柿饼、芦柑、官桥豆干;“五银”指淮山、茭白、麻笋、湖头米粉、面线。

    3.“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4.市第一批“四个一批”项目:即泉州市2022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第一批四个一批项目;四个一批包含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用一批、谋划一批,我县安溪芯园、领秀云城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藤云工艺园等4个项目列入。

    5.产业链链长制:指聚焦茶业、家居工艺、建材冶炼建筑、食品、光电、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健康卫品八大产业链,全面实施以县领导为“链长”、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产业链链长制,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县领导、一个县直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模式,构建政企互动、协同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助推产业发展。

     

    6.“三铁三世遗”:“三铁”指铁观音、藤铁、冶铁;“三世遗”指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两留”“两减”“两禁”“一回归”:“两留”指茶树留高、梯壁留草;“两减”指减农药、减化肥;“两禁”指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全面禁止购买销售和使用限用农药行为;“一回归”指回归传统工艺。

    8.R&D经费: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具体指的是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9.“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指各审批部门“一把手”以办事人或陪办人身份,对本部门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链条办事体验,查摆问题,整改提升,并拓展至政府各服务领域。

    10.“不见面审批”:指申请人通过实名注册、网上申请、网上上传申报材料并承诺材料真实性的方式办理事项,审批部门在申请人申报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即可在承诺办结的时限内办结,并通过快递将办理结果送达申请人手中,实现全过程不见面不跑腿。

    11.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12.“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13.“一老一小”:“一老”指城镇无保障老人;“一小”指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

     

    14.“油改水”指油漆改水漆,油性漆改水性漆,油性油墨改水性油墨,油性涂料改水性涂料等。水性漆以水、醚类等环保溶剂做体系溶剂和稀释剂,挥发性有机溶剂(VOC)排放量比油性漆可降低60%70%

    15.“三中心、三链条”:“三中心”指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创新中心;“三链条”指空天大数据、影视大数据、电子商务三条大数据产业链。

    16.“四个倍增”: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高水平科研平台数量倍增、高层次人才团队数量倍增。

    1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8.“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指申请人在办理地之外的省市提出事项申请或在本地提出办理其他省市事项申请,由市、旗县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跨省通办窗口受理后,交由相关部门按流程完成事项的受理、审批。“一网通办”指进一张网办全部事,群众只需通过一个办事平台,即可实现全部事项在线预申请、全网办、邮递办,通过“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方式实现“现场办”到“掌上办”转变。

    19.“一带一路”:“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八化”专项行动:序化”“优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智化”“规范化八化专项行动,旨在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21.“五长”:指河长、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

    22.“一岗双责”:“一岗”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这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负双重责任

    23.“三留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24.溪引行动:指我县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一项人才培养行动,以吸引高水平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和高层次人才师带徒行动为抓手,引导青年学子来安就业创业。

    25.“两个确立”:是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6.“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7.“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8.“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