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2024年安溪县财政收支决算草案的议案
时间:2025-09-15 09:42 浏览量:
 安溪县人大常委会:

2024年安溪县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现委托县财政局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请予以审议。

 

 

      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2025821

 

 

2024年安溪县财政收支决算草案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聚焦落实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和“抓项目、促发展”系列行动,有效运用“财政+”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运作,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扛牢财政安全平稳运行,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0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4%,比上年增加34134万元,增长9.0%;上级补助收入33632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098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6631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902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9424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68589万元,新增债券25651万元;上年结余7589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924万元;调入资金48428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44989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132万元,从其他资金调入307万元;收入合计980840万元。

2.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4053万元,比上年增加29283万元,增长3.7%;上解上级支出16942万元,其中:体制上解5609万元,专项上解1133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7386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68589万元,一般债务还本5251万元,归还世行贷款2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81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306万元;支出合计923977万元。

“三保”支出情况。我县加强“三保”等重点领域经费保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工资、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三保”支出保障责任落实较好,切实兜牢“三保”底线。2024年,我县“三保”支出358315万元,完成预算数367472万元97.5%。一是保工资支出231619万元,完成预算数235045万元98.5%;二是保运转支出7487万元,完成预算数7877万元95.1%;三是保基本民生支出119208万元,完成预算数124549万元95.7%。

3.平衡情况。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56863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10330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3%,比上年减少70197万元,下降40.5%;上级补助收入5889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68522万元,其中:置换债券52657万元,新增债券150660万元,消化隐性债务专项债券65205万元;上年结余13345万元;调入资金(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付息资金)22164万元,收入合计466225万元。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235121万元,比上年增加63619万元,增长37.1%;上解上级支出460万元;调出资金44989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2997万元,其中:置换债券117862万元,专项债务还本5135万元;支出合计403567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62658万元(其中:2024年超长期国债49815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比上年增加4931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32万元,完成预算的104.4%上级补助收入7万元,上年结余16万元,收入合计3155万元。县本级没有安排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13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统筹安排,年终结余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结转下年使用)。

(四)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3335万元,完成预算的99%;上年结余116779万元;收入合计21011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53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2.2%。收支相抵,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年终结余124727万元。

(具体收支、平衡情况详见附件1-6)

二、政府性债务基本情况

(一)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2024年,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调整政府债务限额为1603328万元,比2023年增加241516万元(一般债务25651万元,专项债务215865万元)。同时新增债务已按要求支出项目分类列入预算,并批准调整2024年财政收支预算

2024年1231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下达《关于收回部分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4〕45)文件,收回我县政府债务结存限额47598万元,其中:收回一般债务结存限额38549万元,收回专项债务结存限额8949万元;同时,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的第九批公开招标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的通知》闽财债管〔2024〕22)要求转贷资金27781万元必须列入债务限额,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33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6451万元调整后,省财政厅核定我县2024年末政府债务限额为158351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8954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893968万元

因此,我县2024政府债务限额调整158351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8954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893968万元,比2023年债务限额1361812万元增加221699万元

(二)2024年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4年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0675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33219万元,专项债务873535万元。我县政府性债务严格控制在省财政厅核定的限额内。

(三)2024年债券还本付息情况

2024年,我县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共计146808万元,其中偿还一般债券本金52510万元,一般债券利息19770万元,专项债券本金51341万元,专项债券利息23187万元。

三、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工作情况

2024年,我县财政认真落实县十八届人大次会议决议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意见,苦干实干、勇毅前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狠抓税费收入征管,科学调度安排支出,力争财政平稳有序运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社会事业改善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聚焦收支管理质效,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一是精心开源挖潜保增长2024年以来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外贸出口形势不佳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当期收入,我县税收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财政部门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可以超额完成县十八届人大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地方级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经科学测算,对财政收入各项指标做出适当调整,并依法报请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批准。2024年税收收入完成34.4亿元,比上年下降4.0%非税收入18.77亿元,增长24.4%。是争取上级资金减压力。紧盯上级政策动向和重点扶持领域,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对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全力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和债券转贷支持,其中:转移支付资金39.5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36.27亿元(新增债券17.63亿元、置换债券12.12亿元,消化隐性债务专项债券6.52亿元),年可节约利息支出0.8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了还本付息和项目资金需求压力。精打细算统筹稳运行。加强“四本预算”及跨年度资金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7%,保持较高供给强度。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制定坚持过紧日子9条节支增效措施,本级经常性业务费、公用经费分别压减10%、5%,清理收回结余结转资金9.3亿元,统筹用于重点急需领域。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创新路径、管用举措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和新兴未来产业成形成势。一是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发展。统筹5.11亿元落细落实“两重”“两新”政策开展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大调查,制定出台稳岗位、稳生产、稳外贸等一揽子政策,真金白银助推企业发展,累计兑现各类惠企资金1亿元。保障落实民营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外贸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政策,推动产业智转数改、创新转型,力促经济量质齐升。二是强化基金赋能招商引资。设立规模5亿元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2024年成功设立、参股厦门橡树新兴创业基金、福建数创八闽壹号股权基金等2家产业子基金,设立规模为3.1亿元;正在筹建2家投资子基金,规模预计为4亿元,持续强化基金赋能,大力培育安溪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推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以安溪县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国企)为平台,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0.43亿元,帮助企业正常解决生产经营企业转贷款过桥资金。今年以来,实际帮助企业45次,累计使用1.01亿元。四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聚焦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制定落实攻坚行动方案,逐项巩强补弱促提升。开展“清隐去垒”整治行动,全面清除政府采购领域对企业设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障碍,切实提升政府采购监管质效

(三)抓民生强保障,加大民生社会事业保障力度

2024年我县财政坚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投入机制,与民生相关支出65.63亿元,增长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一是农林水支出8.48亿元,增长31.6%。整合筹措乡村振兴项目资金2.11亿元,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生态保护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投入1.87亿元,支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生态绿色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村级组织运转、村集体经济创收补助及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投入0.89亿元,支持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投入2.91亿元用于农村水利发展、防汛救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0.26亿元,支持茶产业发展和茶叶宣传。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5亿元,增长3.6%。重点支持城乡低保、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方面支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我县城乡。三是卫生健康支出6.01亿元,下降0.7%。投入卫生专项资金1.53亿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妇幼保健、重大疾病和突发性传染病防控等;投入1.55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医疗救助政策;持续深化医改工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药品耗材零差率补助等;投入0.57亿元,落实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投入0.18亿元,支持老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四是教育支出26.99亿元,增长5.4%。主要支持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建设,实施城区扩容、薄弱校改造和提升工程,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推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扩优提质,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扩容建设。五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9亿元,下降10.2%。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青少年体育中心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支持文物保护、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推进文旅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六是科学技术支出0.25亿元,下降7.5%。支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项目开展,扩大科技宣传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七是节能环保支出1.73亿元,增长16.9%。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化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污水处理整治、城乡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推进城乡公厕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

(四)强化财政改革发展,构建现代化管理机制

强化思路举措创新,促进财政改革发展,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机制改革。加大零基预算改革力度,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和预算项目库建设,做实做细预决算公开。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会计核算、资产和政府采购模块运行效率,增强大数据理财能力。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管,硬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完成3134个项目22.35亿元绩效目标批复及运行监控,选取1个项目开展事中评价、4个项目开展绩效重点项目评价和部门整体评价。是政府采购总量继续扩大。2024年审批政府采购项目186个,预算金额4.40亿元,中标金额4.10亿元,节约率6.9%。是财政投资预算评审和工程竣工结算成效明显。全年完成预算评审项目142个,送审金额58.81亿元,审定金额53.56亿元,审减5.25亿元,审减率达8.9%;全年完成竣工结算项目58个,结算金额20.86亿元,审定金额20.29亿元,审减0.57亿元,审减率达2.7%。是建立政府采购纠纷调解工作机制。2023年5月份,率先在全省开展政府采购纠纷调解工作试点,制定《安溪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政府采购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将行政调解化解纠纷理念融入政府采购监管过程,拓展政府采购纠纷处理渠道,积极化解政府采购纠纷,维护政府采购市场公平竞争有效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该做法获得省财政厅肯定,向全省推广是扎实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继续加强涉农、医疗卫生、文教科技、生态环保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专项资金检查,严格落实检查线索移交规定,督促整改各类违规问题。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在人大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内举借新增债务,严禁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举债,加快国有土地出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偿债资金,切实压减债务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过去的一年,预算执行工作在县委的有力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各级各部门协同共为、财税部门攻坚拼搏,取得较好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国内总需求不足、预期不振、房地产市场低迷,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新兴未来产业培育成效有待显现,财政收入支撑走弱。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抓项目、促发展”、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刚性支出需求加大,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分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