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年2月21日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
    时间:2006-02-22 16:52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我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现代山水茶乡建设,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  发展环境与基础

     

    21世纪以来,安溪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安溪发展面临诸多有利环境与基础条件:

    1、国内外宏观环境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长期稳定,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或区际的经济合作和产业分工,主动与国内外的生产要素、产业、市场对接,从外部获得保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2、科学发展观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差距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我县可利用这一机遇,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战略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明确把厦门、泉州、漳州确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凸显了闽南金三角的地位。我县可以充分利用处于闽南金三角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侨台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更好的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立足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分工中形成特色,在融合中发挥作用,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建立更紧密经济合作与产业分工关系,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战略构想,为我县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融入大泉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海峡两岸三地的经贸与交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有助于我县提升对外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形成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4、“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GDP从2000年77.48亿元增长到2005年155.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9.4%,年均增长14.4%;人均GDP从2000年7736元提高到2005年14505元;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3.26亿元增长到2005年9.6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146.9%,年均增长24.2%,连年进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先后两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2003年生产总值位于全国百强县第93位。

    二是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茶叶、藤铁工艺、建材冶炼、服装鞋帽、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得到升级优化,机械电子、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强化了县域经济支撑,全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13.3:51.3:35.4调整为2005年的9.5:49.3:41.2。

    三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上各类重大项目200多个,累计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建成了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四是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县城规模从6.8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建成一批市政工程,使城区变大、变新、变美、变绿、变亮,大县城建设初具规模,集聚效应明显,小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4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2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4.5亿美元,五年累计出口商品总值11.33亿元,年均增长17.5%,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六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50元,农民人均收入5156元,年均增长8.0%和9.0%。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教育“两基”水平不断提高,计生工作进入三类先进县行列。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实施“十、百、千”造福工程,弱势群体得到帮扶,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安安溪”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体系。先后荣获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县、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福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福建省文明县城等称号。

    “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各项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为“十一五”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关联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发展资源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土地资源约束明显,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靠加快发展来解决。

     

    第二章  发展构想、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坚持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为民发展,坚持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基本定位,坚持“工业强县、茶业富民”的基本策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全面开创安溪发展的新局面,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定位

    (一)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泉州、依托厦门,把安溪建设成为工贸发达、特色突出、山川秀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山水茶乡。

    (二)基本功能定位

    1、中国绿色茶都

    坚持以生态化思路抓生产,以工业化思路抓产业链延伸,以品牌化思路抓市场,做大做强茶产业,发挥中国茶都的载体作用,拓宽国内外两个市场,建立起覆盖全国乃至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把安溪建设成为中国绿色茶都。

    2、闽东南制造业基地

    立足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方针,主动融入泉州、厦门城市经济圈,承接两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全力打造茶业、工艺、建材冶炼三大产业基地,壮大服装鞋帽、印刷包装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制药、电子电器、石化中下游产品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闽东南制造业基地。

    3、区域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安溪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的独特区位优势,凭借泉三高速公路、漳泉肖铁路、三条省级公路干线以及安厦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发挥通山达海通道功能,大力建设各种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推进山海协作和对台合作,加快山海物流对接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培育物流产业集群,力争把安溪建成集散大陆地方特产和台湾特产的区域物流中心。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0美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0%,达到22.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0%,达到55.0亿元;

    ——对外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5%,达到6.75亿美元;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5亿美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达到76.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5%,达到811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0%,达到12850元;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城镇化水平达到4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8.5‰以内。

    四、战略重点

    ——以做好茶产业为重点,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安溪茶产业有质的提升,成为农民和财政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带动工业化。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较大成效,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90亿元,工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大大提高,工业经济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以大县城建设为重点,带动城镇化。经过五年的努力,大县城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5%,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初具规模,城乡统筹发展。

    ——以体制创新为重点,带动市场化。通过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市场运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加全面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五、发展布局

    “十一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战略取向是: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参与分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空间梯度发展,基本形成大县城综合经济区、重工业经济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1、大县城综合经济区

    以城区为中心,包括凤城、城厢、参内、官桥、龙门、蓬莱、魁斗、金谷等区域为大县城综合经济区。建设大县城经济区,重点加快大县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轻工业、商贸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

    2、重工业经济区

    以湖头镇为中心,包括湖头、湖上、剑斗、感德以及金谷部分地区等区域,建设重工业经济区。以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为重点,依托石灰石、煤、铁矿石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钢铁、水泥、采矿等建材冶炼业,打造闽南地区最大的钢铁、水泥制造业基地。

    3、生态经济区

    包括福前、桃舟、长坑、祥华、蓝田、尚卿、西坪、龙涓、大坪、虎邱及白濑、剑斗、感德部分地区等区域,建设生态经济区。以山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林竹产业、食用菌、特色水果、生态旅游等产业。

     

    第三章  发展重点与任务

     

    一、构建产业经济体系

    (一)农业产业经济

    1、茶叶种植业。大力实施“茶业富民”基本策略,以“生态、优质、科技”为重点,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全面提升我县茶叶种植业发展水平,至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40万亩,其中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万吨。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茶叶基地生态化,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和生态茶园建设,建设优质铁观音生产基地20万亩,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2万亩。推进布局区域化调整,加强西坪、祥华、感德、长坑、剑斗等铁观音主产区和大坪、虎邱、金谷、长坑等毛蟹、黄旦主产区的建设,开辟龙涓、桃舟、福前等新茶区。以提高茶叶品质为核心,增加茶叶产值,通过健全县、乡、村茶叶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做好茶园用药、施肥等环节的管理和服务,狠抓茶叶农残控制,确保茶叶安全卫生。实施科技兴茶,加强茶叶生产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开展茶叶初制、拼配、名优茶评比等各类培训和比赛活动,提高茶叶制作水平和茶叶生产质量。引导茶农按照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专业分工,在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茶叶初制示范区,实现茶叶初制加工机械化和标准化。

    2、林竹产业。实施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森林防灾减灾四大生态工程,建设丰产竹林、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三大生产基地,建立健全林业信息网络、林业执法和林业科技推广等三大服务保障体系,建立比较发达的林竹产业体系。重点抓好两大基地建设:一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一般用材林基地2万亩,以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至2010年,全县新增林木蓄积量30万立方米,为社会提供木材每年增加10万立方米。二是丰产竹林基地。全面改造低产竹林,建设10万亩丰产竹林基地。

    3、其他产业。科学规划,有效整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视发展畜牧业、食用菌业、水果业、水产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和花卉业,发展一批种养大户。

    (二)工业产业经济

    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打造工业强县。至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环境明显好转,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园区建设形成规模。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15.8%,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9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0亿元以上。

    1、打造三大产业基地

    1)茶业。“绿色、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全面推进茶叶基地生态化、茶叶加工标准化、茶叶经营品牌化,加强茶叶系列开发,全力打造全国乌龙茶总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涉茶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

    组织管理方面,从茶业生产销售入手,加快完善“闽南乌龙茶无公害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国家茶叶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确保茶叶质量。加强“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站”建设,推广茶叶职业资格认证,开展茶叶知识培训,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茶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质量体系、环保体系、食品安全体系等各类认证工作。加强茶叶制作新工艺、新设备研究,提高茶叶制作技艺和茶叶品质,实现茶叶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服务社会化。

    品牌保护建设方面,发挥“安溪铁观音”中国驰名商标、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等法律效力,加强品牌保护,推行茶叶品牌推荐和定点销售制度,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扶持一批质量好、规模大、上档次的新品牌,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育福建品牌产品10-15个,中国名牌产品2-3个,驰名商标1-2个,著名商标2-5个。

    诚信经营方面,引导企业和茶商诚信经营、文明经商,规范安溪茶叶市场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确保茶叶品质。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不良行为,自觉维护安溪乌龙茶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确保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茶文化方面,发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研究会和茶文化艺术团的作用,挖掘茶文化潜力,丰富茶文化内涵,积极申报“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茶王赛、茶歌、茶舞、茶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茶文化活动,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依托生态茶园、茶都、茶文化博览等,发展茶文化旅游。

    茶叶深度加工方面,加强茶叶在食品、保健、医疗和饮料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系列开发,发展茶叶专用肥料、茶具和茶艺术品等茶叶相关配套产业,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茶业经济效益,力争至2010年,培育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家,组建现代茶叶企业集团1-2家。

    2)工艺业。从产品研发、规模经营、产业配套、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抓好产业优化升级,带动整个行业增量提质,做大做强,成为全国工艺业加工主要出口基地,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2-3家,产值3亿元以上企业3-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超50亿元。主要措施:加强研发。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联合,发挥民营工艺企业研发力量,依托陈利藤铁工艺美术学校,加强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扩大规模。鼓励龙头企业集约生产,规模经营。产业配套。加快工艺专业加工区、专业产品展销市场的规划建设,引进发展一批同类或关联的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品牌建设。发挥同业公会的协调功能,加强企业协作。抓紧申报工艺行业集体商标,引导企业高起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自创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形成品牌效应。市场开拓。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销会,鼓励企业到海内外设立营销网点、设计部或代理处,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3)建材冶炼业。按照“上大、改小、先进、集约”的发展思路,通过对采矿、钢铁、发电、水泥、石材、运输等产业进行整合优化,扩大行业规模,壮大总体实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闽东南最大的建材冶炼生产基地,力争至2010年行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钢铁业,以三安钢铁为龙头,着力推动与国内外同行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成为闽南地区钢铁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水泥业,加快产业整合,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突出抓好湖头年产2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建设和其他水泥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增加旋窑水泥生产比重,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闽南地区水泥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石材业,改进产品加工工艺技术,加强新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保护“安溪红”品牌,建设石材集控加工区,引导企业集聚,促进集约生产。加强采矿业的规划与合理开发,整顿矿山开发秩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运输业及配套产业,注重行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循环利用,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合理布局、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2、壮大三大产业集群

    1)服装鞋帽业。扶持骨干企业加强产品设计,加大技改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创立知名品牌,争取至2010年有2个以上品牌成为福建省著名品牌。全力推动服装面料、印染、纽扣、拉链、鞋栓等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安溪展示、加工,把安溪建设成为广州、泉州等服装鞋帽业的辐射转移加工基地,至2010年,服装鞋帽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2)印刷包装业。适时调整印刷产品结构,整合印刷行业资源,壮大骨干企业。扶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向工业区集中,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逐步改变印刷包装企业分散、规模小及缺少知名品牌现状。大力发展茶叶包装等行业,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特色品牌,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至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印刷包装企业达到30家,其中产值达到亿元以上有2-3家,行业总产值10亿元。

    3)机械制造业。建立行业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产品、技术等各种信息。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主动承接厦门、泉州产业转移,在专用设备、水暖消防器材、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方面形成一批大企业和拳头产品。组建2-3个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行业发展,把安溪建设成为机械配件、环保机械、餐具机械、茶叶机械等特色鲜明的机械制造基地。至2010年,实现行业总产值10亿元。

    3、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1)生物制药业。以安溪制药有限公司异地技改扩建和安溪茶叶生物酶解高效提取项目为基础,以项目为纽带,引进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带动和吸引一批关联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县域新兴制药产业,力争至2010年,生物制药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2)电子电器业。以闽华电池和凯鹰电器为龙头,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加快与国内外汽车生产商的合作,推进铅酸蓄电池系列产品制造向系统化、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争取纳入汽车配件产业的协作分工体系。主动承接台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及厦门光电产业的辐射和转移,争取引进一批关联项目,培育形成电子电器制造产业集群。

    3)石化中下游产业。充分利用泉港石化基地项目优势,主动参与产业分工,加紧石化中下游产业链招商,发展合成材料、塑胶、日用化工、鞋材等产业,使安溪成为泉港石化基地产业链延伸和中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地区。

    4、发展园区经济

    加强规划整合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达到50平方公里,新增开发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达到30平方公里。在园区内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企业,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吸纳聚集一批专业技能强、有创造力、有管理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培育2-3个在国内有知名度的园区品牌,形成明显带动效应,使园区经济成为财政收入新增长点。主要措施:

    一是做好总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做到高起点规划定位、高强度政策聚集、超常规升级发展,规划好园区内部的功能分区,建设茶叶生物科技、工艺、石材加工、建材冶炼、服装鞋帽、商贸物流等六个专业加工区。

    二是加大园区投入。坚持以项目带动园区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精心筹划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设立工业园区发展基金,多方争取政策性资金、国债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加大对园区建设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起政府牵头、企业参股、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投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采取“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的措施,盘活资源,推进园区企业以产权交换方式实现增资扩产。通过县土地储备中心运作向银行贷款、向企业融资等方式,建立健全“政府投入—银行信贷—投资公司—园区积累”四级投入机制。

    三是加快园区招商。制定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政策措施,依托县招商服务中心和项目报批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以优质服务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机制,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实行社会化、多元化招商。采取以商引商、以产业招商、以商会招商、以中介招商、以展销会招商和异地招商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或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到园区落户,壮大园区产业规模。

    (三)第三产业经济

    1、旅游业。强化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完善产业体系,形成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集观光、朝圣、健身、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水茶乡旅游区。实行区域联动,主动融入厦、泉、漳、龙旅游联盟体,加强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旅游圈的对接;利用“八缘”关系,巩固和扩大台港澳、东南亚华侨华人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推动行业整体联动宣传和营销,力争将我县建设成为福建省旅游强县。

    2、现代服务业。加快大型市场、各种专业批发市场与物流体系的建设,培育形成以城区商业文化中心为主体、各集镇为支撑、各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商贸物流网络。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构建大中小结合、内外贸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物流产业,形成具有高时效性的货运通道网络。重点发展茶叶、农副产品、矿产品、林竹、建材等物流配送企业,把安溪建设成为区域性特色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引进多种金融机构入驻,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业务品种;发展网络服务业,建设资源共享的宽带信息网络,积极拓展信息查询、IP电话、视频会议、远程教育、互动娱乐等网络增值服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完善综合广播信息网,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大力发展经纪代理、咨询评估、法律公证及保险、交通运输等社会中介和公共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房地产业。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社会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做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建设适应各种需求的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使房地产业成为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开放、规范和可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

    二、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体系

    (一)全力建设大县城

    突出县城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按照“做大规模、完善功能”的思路,加快大县城“东拓南进”步伐,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做大县城规模,提升大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力争至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5%。

    1、扩大城市规模。调整大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大县城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和功能分区。抓好大县城规划区的控制性详规,对开发建设地段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传统风貌保护等控制原则性作出明确规定,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建设东二环路、参洋大桥、官桥-龙门快速通道等项目,缩短空间距离,构建旧城区组团、火车站组团、德苑组团、参洋组团和龙桥组团等五大组团,形成东拓南进、主辅协调发展的大县城发展体系。

    2、增强辐射功能。按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明确大县城功能分区,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根据各自的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按照空间合理布局的原则,旧城区组团、火车站组团、德苑组团、参洋组团等组团总体形成以行政办公、商业物流、对外经贸、旅游休闲、科教文卫、轻工业等为主的功能区;龙桥组团形成以商贸服务、居住、旅游休闲、发展工业及配套服务为主的功能区。

    3、完善载体建设。抓紧完成大县城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专项规划,按照构筑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框架思路,加强以水、电、气、路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供排水、交通、通讯和防灾系统,努力建成多层次的现代商业、文化和游憩设施体系,快速便捷的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功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点线结合的绿地生态体系,提高城市的承载功能。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搞好土地资本运营,鼓励外商和民间投资,加快城区工业区建设,壮大城区载体规模,发挥其聚集产业、聚集人口的作用。

    4、发展总部经济。通过政府推动和合理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强化优质服务,吸引本地、外地和外资企业在安溪设立总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着力构建茶叶、水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具有产业特色的总部经济,促进我县特色产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小城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依托产业、市场引导、聚集资源、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分工有序、功能互补、结构协调的新型城镇体系。依托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各具特色的经济格局。

    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适时调整乡镇布局,整合乡镇资源,选择区位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集镇加以重点扶持,鼓励引导人口、生产要素加快向中心集镇聚集,形成特色经济集镇。“十一五”期间,构建“一副、四轴、七星”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副”,即构筑湖头副中心城镇,包括湖头、湖上、白濑等区域,力争到2010年,湖头副中心城镇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

    ——“四轴”,即拓展铁路沿线发展轴,包括湖头、白濑、剑斗、感德、福田等5个乡镇,并覆盖桃舟乡;省道308线发展轴,包括蓬莱、金谷、尚卿、长坑、祥华等5个乡镇,并覆盖蓝田乡;县道341、342、343线发展轴,包括虎邱(部分地区)、西坪、芦田、龙涓等4个乡镇;省道207线、县道344线发展轴,包括官桥(部分地区)、虎邱(部分地区)、龙涓等3个乡镇,并覆盖大坪乡。

    ——“七星”,即建设发展蓬莱、剑斗、感德、长坑、尚卿、龙涓、西坪7个卫星集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力争到2010年,七个卫星集镇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3万人。

    统筹规划建设小城镇的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重点加强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的改造提级,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兴建小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零售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搞好小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小城镇投资、就业和居住环境。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管理有新机制、资源配置有新优化、农村环境有新风貌、基层组织有新变化。

    1、规划先行,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以规划为纽带,将农民向小区集中,将经济向园区集中,实现居住小区化、经济园区化,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

    2、加大投入,加快乡村基础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硬化农村公路500公里,积极推进通乡镇主要县道二级公路砼面的改造提级。积极推进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加快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的进程,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继续进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发展广电事业,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宽带化,完成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建设村镇文化设施和体育运动场所,农村文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达到5%以上。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村卫生所(室)建设,提高村镇医务人员行医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1.5人以上。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安居、成才、致富、亲情、保障”五大工程。

    3、发展经济,形成特色经济集群。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引导相关产业的合理聚集,促进“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完善服务,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5大体系。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等新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三农”服务网,为农业育种、种(养)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市场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5、广辟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和来源,以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力争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实施“十、百、千”扶贫造福工程和移民搬迁“造福工程”,增加扶贫开发投入,每年确定5-10个贫困村和500户贫困户,集中力量予以重点扶持。

    6、深化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征地制度,健全合理补偿机制。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外经贸促进体系,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以创新促开放、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构建我县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大力招商引资

    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时机,全方位扩大开放,在更大范围内主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滚动建设招商项目储备库。坚持“港澳侨台外都争取”、“内外资一起引”,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提高招商项目到资率和开工率。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营。拓宽欧美、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的招商新领域,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台湾百大企业和引进高科技项目等方面有新突破。发挥海外安溪同乡会、各地经济促进会和经济能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引进项目和资金,变“安溪人经济”为“安溪经济”。抓好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建立规范廉洁、公正透明、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营造“高效、优质、简便、快捷”的服务环境和“亲商、便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招商环境。力争至2010年全县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1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

    二)发展对外经贸

    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巩固和发展茶叶、工艺、服装鞋帽、建材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同时,努力培育电子、电器等新的出口增长点。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通过扶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开展国外品牌的加工贸易业务,促进我县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推进加工贸易的产业构成和优化升级。扶持企业开展质量、环境认证,争创出口名牌。鼓励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密切银贸、银企关系,加强关贸、税贸合作,在设立检验检疫办事处的基础上,争取设立海关监管办事处,至2010年对外贸易商品总额达6亿美元以上,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达20%以上。

    (三)推进安台合作

    发挥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把握好新一轮台资外移的机遇,推进安台在农业、高新技术、旅游、电子机械、服务、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对接。加强安台民俗文化交流,开展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以中国茶都和特产城为载体,推进安台特色农产品和市场对接,建设台湾特色产品的集散中心。建设台胞创业园,鼓励台胞带技术、资金、项目到安溪创业。抓住“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范围覆盖全省的契机,加快安台农业合作步伐,重点加强茶叶、水果、花卉、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步伐。

    四、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一)道路交通

    做好交通网络布局总体规划,加强运输管理,努力推进形成以高速公路为枢纽,省道、县道为骨架,乡村公路为网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1、高速公路。落实建设泉三高速公路安溪至厦门路段42.5公里项目计划,近期建设龙门路段7公里。

    2、省道干线网。按照“九纵八横”的省级干线规划建设目标,积极拓宽改造提级县境内省道206线、207线、307线和308线,提高通往县外便捷交通能力,促进安溪经济与周边县(市)区的联系和发展。

    3、县乡村公路网。“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县、乡、村交通道路项目,对通行政村未达到四级标准的公路分阶段进行提级改造,改造、修复和翻建乡道以上险危路段、危病桥。

    4、汽车站点。完成龙湖、北石车站搬迁建设工作,完善公路重要枢纽点有关乡镇的客货场,推动公共交通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

    5、铁路运输。扩建县城火车站及乡镇站点,新建企业铁路专用站线,增加集装箱货场,提高地方矿产品、农副产品、日用杂货运输装卸能力。

    (二)能源建设

    建设湖头220KV输变电站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8座,扩建110KV变电站6座,新增变电容量557.5MVA,新建35kv变电站2座,扩建35kv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51.52MVA,形成南北区域均有220kV电源支撑的稳定可靠电网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加快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能利用率。推动湖头煤矸石发电厂扩容工程实施,提高火电供电份额,形成水电与火电良性互动发展局面。积极拓展新能源利用领域,鼓励建设高炉尾气发电项目。

    (三)信息网络

    做好信息网络规划,加大通讯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宽带高速信息平台,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移动化的综合信息网络。实施“电子邮政”工程,对接“数字福建”工程,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数字安溪”网络化,促使县级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上网率达到100%,乡镇和其它企业达到50%。发展广电事业,加快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建设,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联网建设103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网络,提高乡村有线电视覆盖率。

    (四)市政基础设施

    1、给排水工程。与大县城规划建设相适应,扩建城关自来水厂,新建第二自来水厂,新建或扩建各中心镇区自来水厂,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实现65%以上镇区人口饮用自来水。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做好湖头、龙桥、蓬莱、西坪、长坑、龙涓等六个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前期工作,改善晋江西溪上游水资源质量。

    2、环卫设施。完成城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建设,建设或扩建主要中心城镇垃圾填埋处理设施,加强镇区生活环境管理和整治。

    3、城区天然气工程。实施城区天然气工程,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力争至“十一五”期末城区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60%。

    (五)水利设施

    实施村内水库和兰田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建福潭水库和龙虎桥水库,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效益。

    (六)防灾减灾

    坚持防汛与抗旱并举,加强洪涝干旱防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工程、旱片治理以及城区防洪堤工程;采取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在农作物主产区特别是茶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点,完善检测手段,健全农药残留监控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茶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水平。强化森林火灾监测预防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建立防灾救灾应急机制。初步形成“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服务能力。成立地质灾害研究所,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完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突发环境污染预防和应对处理能力。

    五、构建社会事业发展体系

    (一)科技事业

    1、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科技成果及适用新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企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规模的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重点抓好行业开发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以上。

    2、增加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企业研究与开发、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初步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新的鼓励创新和分配奖励制度,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

    4、做好科普工作。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的发展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二)教育事业

    围绕“双高普九”中心任务,突出“改革、创新、发展”主题,以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为前提,以新一轮课改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为载体,努力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全县教育各类事业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1、大力巩固提高“普九”水平。2009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小学和初中按时毕业率、生额巩固率均达到省定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3、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2.3万人,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0.9万人。

    (三)卫生事业

    1、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疫情信息体系、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

    2、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规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药房、药库建设,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增强农村预防保健服务水平。

    3、优化城区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发展民办医院,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机制,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

    (四)文化事业

    1、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湖头历史文化名镇、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茶文化和蓝印花布等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争取获得“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安溪文庙和清水岩争取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溪茶文化争取列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范围。

    2、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加快茶都文化广场、茶文化博览馆、文庙文化广场、影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依托特色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市场运作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茶业会展、茶文化人才培训、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艺术团和高甲戏文化等文化产业,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五)体育事业

    加快体育社会化步伐,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建造一批体育活动场所,繁荣社区文体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育市场的培育,初步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产销、体育彩票、运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为主要内容,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体育市场体系。

    (六)人才资源开发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体现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强化人才资源投资。

    1、加快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建立人才储备中心,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对接机制,促进人才集聚。抓好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和合理配置。

    2、做好人才培训。抓好安溪职校、华侨职校及陈利、慈山农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校企结合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抓好农业技术技能培训,上岗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培训工作,培养实用型人才,解决企业骨干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3、营造选才用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0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总数达到8万人以上。

    六、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至2010年,全县环保投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有较大幅度缩减,初步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循环的现代山水茶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推进资源节约

    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明确用地功能区的划分,抓紧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在确保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农田保护区,有效解决耕地保护与项目建设用地矛盾。保障城区、中心城镇、工业园区及主要交通设施、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用地,确保“工业强县”战略顺利实施。重视土地集约利用,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供地结构,采取限期开发、调整供地价格、回收等措施,督促闲置土地分期分批尽快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以建设现代山水茶乡为目标,树立人本意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整治力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镇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场,努力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调整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提高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强化对采矿区和沿溪两侧水土流失的综合整治,构建点面兼顾、分布合理、林草结合的生态绿化体系。严格控制工农业污染,着力发展绿色清洁工业,推进石材集控区建设,抓好重污染工业的治理,治理噪音及扬尘污染,合理设置工业区防护带,努力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抓好生态安溪建设,重点做好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等项目的建设,促进全县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建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居环境。

    2、发展循环经济

    注重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大力推广节水、节能、节材、节地、降耗新技术,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推进资源节约与保护利用。大力推广持续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至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12万人以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下。大力提倡优生优育,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继续抓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深化计生协会“双创”活动,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逐步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救助制度,建设官桥、湖头、长坑三个中心服务所。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高计生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基层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村自管理水平。争创省市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力争进入二类计生先进县。

    七、构建和谐社会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扩大就业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和安置城市化进程中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至2010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加快发展老龄、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水平。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实施依法治县

    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强县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深化司法改革,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2、建设平安安溪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安溪”建设,扎实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村和平安单位建设活动,加强租赁房屋和外来人口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和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治黄、赌、毒及“六合彩”等突出治安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树立茶乡文明形象和提高群众素质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正确舆论引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好“双拥”工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政策保障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全力拓展政策作为空间,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作用。建立定期督查制度,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各项政策,严禁从中梗阻和政策截留现象,为“十一五”规划纲要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体制保障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价格等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实施乡村财务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和提升民营经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供强大的体制保障。

    三、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团结协调的干部队伍,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机制保障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广泛宣传《纲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将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使年度计划更好体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建立规划评估修订机制,根据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在科学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第五章  优先行动计划与重大项目策划

     

    一、优先行动计划

    1、大县城区域整合计划

    适时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加大城区道路网络建设和工业园区整合,引导产业集聚,实施促进就业工程,力争经过五年奋斗,把大县城建设成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30万人口的县级中等城市。

    2、交通经济流向优化整合计划

    重点做好安溪至厦门高速公路、尚卿经长坑、祥华至华安、魁斗至南安诗山、剑斗至永春横口等通往县外道路的建设和拓宽改造,抓好县内通乡、通村公路的等级改造和连接,形成快速、便捷的内部及对外的交通经济圈。

    3、工业园区整合及产业振兴计划

    整合、优化工业园区,提升层次,培育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投资乐园”。健全园区管理运作机制,完善园区的功能分区和产业规划。加大投入,推进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照明等一批配套设施建设,扩大规模,提高品位。加大招商力度,力争每个园区每年有2-5个大项目落户投产。坚持集约用地,盘活园区存量土地,严格执行定额用地标准和容积率双控指标。对入园项目限期开工、投产,落实招商项目跨区投入的税收分成、指标统计政策,鼓励乡镇引办的工业项目向五大工业园集中。

    4、市政设施功能提升计划

    进一步建立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度超前的市政设施,优化美化城镇环境,增强城镇竞争力和吸引力。调整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大县城绿化、交通、环卫、停车场、农贸市场、旅游等一批专项规划。

    5、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计划

    以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为载体,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现有市场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管理经营,进一步完善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合理分布商业网点,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构建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和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山海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向龙岩、三明纵深发展,发展贯通山海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布局和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具有高时效性的货运通道网络及提供快速、多样化服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6、农村“百千万”振兴计划

    建设100个小康村,发展壮大1000个经济联合体,帮扶10000个农户,打造安溪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依据农村发展实际,分类指导、重点扶持、重点突破。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农村发展机制,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集中财力建设小康示范村。

    7、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建设计划

    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持水土资源,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着重开展崩岗侵蚀综合治理、采矿迹地治理、茶园水土流失治理,抓好生态修复工程和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四同时”制度,加强沿路沿溪两侧一重山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民营经济提升计划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税收、规费、准入、金融、服务”五个平等,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做大民营经济总量,提升民营经济素质,鼓励全民创业。凝聚海内外安溪人力量,推动“资本回归”,变“安溪人资本”为“安溪资本”。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加强与外商合资、合作。

    9、构建“和谐安溪”行动计划

    以生态绿色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生态效益为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生态休闲为特色,推进旅游产业化;以生态人居为目标,推进城镇园林化;突出生态特色,建设和谐发展安溪。打造“服务安溪”、“开放安溪”、“诚信安溪”,突出人文优势,建设和谐文明安溪。抓基层、夯基础,抓治理、聚合力,抓机制、强保障,突出平安载体,建设和谐安定安溪。

    二、重大项目策划

    1、创新重大项目生成机制

    建立以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计划部门牵头,有关部门、企业、专业机构和各类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生成机制,全面开发持续不断的项目源,把项目工作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做好重大项目开发工作。坚持从发展战略中生成项目,从产业关联和主导产业的延伸中生成项目,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生成项目,从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生成项目,从企业改革、更新改造中生成项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成项目,从对外开放中生成项目,从企校合作中生成项目,从专家策划、咨询中生成项目。突出生产性项目和工业项目的策划,支撑和保证发展目标的实现。   2、创新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机制

    做好项目组织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齐抓、各套班子积极参与、各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落实“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工作机构,配强班子和人员,把项目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共同抓项目的合力,促进更多项目的生成,保证各类项目落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辟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效能。创新重大项目的管理机制,对项目实行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等科学管理办法,实现项目的科学、高效运作;继续推行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完善项目的专家咨询和评估论证制度,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改进和完善引进开发项目奖励办法,继续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努力推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3、创新重大项目推介机制

    积极组织参加“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争取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对接成功;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建立项目成果推介网站,多渠道捕捉各类项目信息,广泛征集各类项目成果,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和推介服务,搭建科技成果供需结合的桥梁;注意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网站的链接,建立科技项目数据库,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推介项目,成为项目转化平台。充分利用“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华交会”和“广交会”项目推介的作用,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抓紧建立投资促进体系,充分利用各级驻外机构,引进和开发项目。

    4、创新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

    做好项目资金的筹措工作,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激活、壮大市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全面开放竞争性项目,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服务领域,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政府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式,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重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改善金融服务,积极组织和运用资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项目建设;做好利用土地置换筹集资金工作,搞好资金运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