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 有助免疫
时间:2022-03-27 09:20 浏览量:
 
疫情防控期间,饮食更要注意多元化,保障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主食粗细搭配,有针对性地选择养肺药膳
 
荤素搭配,摄入营养多元化。
膳食中加入药材,能够养护脏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饮用洋甘菊、菊花、玫瑰、茉莉花茶,有提高睡眠质量的功效。
食材务必清洗干净
厨具、餐具要清洗干净,避免污染食物。

核心提示

疫情期间,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营养专家建议,除了饮食上要注重均衡营养之外,还可巧妙利用五谷杂粮、果蔬、药材烹制养身餐食,补养脏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本报记者 陈士奇/文 CFP/图

三餐营养 要多元化

“一日三餐要按时吃,以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泉州营养师协会常务理事柳耀红说,不要随意改变用餐时间,无论是早一顿晚一顿或是饥一顿饱一顿都不好,容易导致胃肠疾病,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尤其不要忽略早餐的重要性,建议要尽量减少夜宵的摄入,避免给胃肠造成消化负担。疫情期间,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节食减肥,这样做容易破坏身体免疫力系统,使得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要做到不偏食,每餐尽量荤素搭配,确保摄取充足养分,更有利于保证身体的健康。”柳耀红说,一个成年人通常每天至少要摄入300克蔬菜及200克水果,同时每天宜摄入的鱼、禽、蛋、瘦肉等荤类食物在120克至200克。为让一日三餐摄入的营养多元化,在早餐、午餐时,可以选择吃鱼、肉、蛋、奶、坚果、豆类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在晚餐时,可以吃一些易于消化且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同时,三餐中还要保证有谷薯类的摄入,除了米、面等精致粮食外,也要兼顾有一些燕麦、荞麦、玉米、杂豆等五谷杂粮的摄入,并且可适当吃一些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紫薯、芋头、山药等。

面对疫情,不少人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此,柳耀红建议,饮食上可以摄入一些能够给人带来好情绪的食物,如香蕉、樱桃、柑橘、猕猴桃、菠萝、甜瓜等水果,舒缓紧张情绪及稳定心态,或是吃些莲子、藕、南瓜、黄椒、绿叶菜等蔬菜,也同样能帮助缓解焦虑感。

防疫期间的饮食,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对此,中药师黄兴林介绍,如体质偏热及经常咽痛咽干、口舌生疮的人,饮食上宜保持清凉,要少吃辛辣的酒、肉。体质偏寒及面色黄暗、不易出汗、腹泻的人,饮食上则要偏向温和,尤其要注意保护脾胃,可适当加入生姜、红枣、葱白等炖煮餐食。若是体质偏虚或是身体消瘦、易饥易汗的人,饮食上要保持不饥不撑。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如糖尿病患者,在居家期间,建议减少肥肉、加工肉制品等的摄入量,要多增加蔬菜的摄取。

主食注意粗细搭配

居家期间,活动范围变小,食物消化速度会相对减慢,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对此,柳耀红建议,烹煮餐食依循“清淡”原则,以“低温、少油、少盐”的方式来烹菜。建议每人每天烹调用油不要超过30克,食盐用量则不超过5克。在烹调时,宜使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和紫苏油等,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同时,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尽量少用煎、炸、烤等方式,多用蒸、炖的方式,这样做有利于锁住食物的营养,利于人体摄取维生素、微量元素、类黄酮等营养素。

在烹煮主食时,柳耀红建议,可以通过粗细搭配方式,让主食的营养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烹煮米饭,与燕麦、糙米搭配,白面可与玉米、小米、高粱米等搭配食用,粗细搭配可按2∶1或1∶1的比例。此外,在烹煮粗杂粮时,还可通过适当搭配一些果蔬来增加餐食的益身功效,如烹煮小米、玉米时,可以搭配胡萝卜、南瓜等蔬菜,以此起到补虚之效,并且兼具有补钙、补锌、护眼等食疗效用。

剩菜室温存放勿超2小时

“居家饮食要讲究卫生,注意食品安全。”柳耀红提醒,饭前要洗手,餐具、食材要清洗干净。处理加工过程中,面对熟食和生食,建议使用两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将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在烹调肉、蛋、水产品时,注意一定要将其彻底煮熟才可食用。同时,尽量避免食用凉拌菜,如果一定要食用,也要将所用食材进行烫熟处理。在烹饪前、烹饪过程中,如果手部接触不洁物品,以及烹饪结束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液或肥皂充分清洁手部。

柳耀红说,由于居家期间,人们会增加食物储备量,因此,尤其要注意食物储备方式是否得当,宜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贮存,不要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在疫情期间,建议每餐做好的食物要尽快食用,若不能及时食用,剩菜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剩下的是蔬菜,尤其是绿叶菜,要在当天吃完,不要放过夜。若是荤菜剩下,则可以将其放进密封的食物存放盒中,隔餐或隔日要吃时,一定要将其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药膳养肺护肝健脾

春季的天气时晴时雨,昼夜较大的温差,容易引发疾病,在居家期间,也可通过饮食对身体脏器进行养护,以此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

“此时尤其要注意对肺部、肝部及脾脏的保护。”柳耀红推荐,不妨选择烹煮具有养肺、护肝、健脾功效的药膳食用,可用人参搭配百合及茯苓,能起到补气润肺、健脾的作用。用罗汉果搭配雪梨炖汤,食用后能起到润肺、清心的效果。用土茯苓搭配五指毛桃炖汤,饮用后能起到健脾补肺、行气利湿的效果。用陈皮搭配银耳、白萝卜煮汤食用,能起到滋阴润肺、健脾化痰之效。

也可以用芍药搭配甘草炖汤,能调养肝脏及养血养阴。或者将夏枯草搭配黑豆、红糖一起炖汤食用,既有益于补肾养肝,还能有效防止肝火旺盛的症状产生。而将丹参搭配黄豆、冰糖一起炖煮成汤,则能起到补虚养肝、活血祛瘀的功效。或是用茯苓搭配松子仁、豆腐、胡萝卜、香菇及玉米一起来熬汤,其食效不仅能有助于补虚益气,也能健脾化湿,尤其适宜在春季烹食养身。

对于一些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在春季,建议适当在烹餐时加入滋补药材,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等。而黄兴林也推荐了以下几款食方,如可以用当归、黄芪搭配乌鸡炖汤,或是用薏苡仁搭配淮山熬汤,又或用陈皮搭配砂仁、桂圆来煮汤,这些食方在烹食后,既会有利于改善体虚之症,还兼具有舒压之效,且清淡的烹法也较为适宜在春季食用。

此外,若是在居家期间,有感睡眠质量下降,或是伴有失眠状况的出现,黄兴林建议,依循清淡烹食的方式,日常可以有针对性地炖煮几款助眠的药膳汤食用,可以选用百合搭配莲子、瘦肉一起炖煮成汤,食用后不但有助于改善由于心火内积所致的烦躁不眠之症,并有清心、安神之效。也可以选用具有安神之效的酸枣仁、桂圆、鸡蛋一起煎煮成汤,取汤汁服用,同样能帮助改善失眠症状。除此之外,柳耀红建议说,居家期间,如果家中备有一些干制的花材、草药,也可从中选择几样烹制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汤水饮用。如选用风干的洋甘菊花或是干制菊花,将它们放入温水来冲泡饮用,就能为好眠的形成提供一些助力。除了单泡之外,还可以将洋甘菊花搭配薰衣草一起混搭冲泡成饮,饮用时拌入少许蜂蜜调味,入睡前饮用有助于身体放松,并使人较快、较好地进入梦乡。另外,还可以用干制的玫瑰花和茉莉花一起混合冲泡,饮用后既起到舒压养眠的效果,还兼有养肤美容的功效,并对肝脏的保养有一定的辅助效用。

黄兴林提醒,加入药材的餐食,要留意烹煮的时间,因为有的药材是不宜久煮的,如枸杞这一可食药材,久煮后口味会变酸,且营养会大量流失。此外,使用药材时,一定要仔细了解药材的寒热温凉属性,比如西洋参性微凉,人参、当归、党参等药材的属性是温的。切记要根据不同体质去选择合适的药材,不可盲目烹食,以免误食伤身。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