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心理教育网络
时间:2023-05-17 18:18 浏览量: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多方协同推动……”日前,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安溪县召开,与会专家、心理健康工作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探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茶乡大地落地开花。 

 

铭选中学举办《直面学习压力》专题讲座

 

多合力推进 完善服务体系

走进铭选中学学生心理指导中心,开放式大厅宽敞明亮,温馨整洁的心理咨询室、趣味十足的沙盘模型、柔软舒适的沙发椅一一映入眼帘。

“近年来,我县加大投入,学校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为学生提供心理测试、情绪管理、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团体辅导等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县教育局德育股负责人黄世元介绍,特别是智能宣泄系统、团体无限减压系统、心理测量软件等设备的启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找到更多情绪释放的方式。如今,我县拥有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级23所、县级25所,市级中小学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室示范型2所、标准型6所。

依托校园主阵地,三年来,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珍爱生命 阳光心灵”“心健康·善爱我·共成长”等300余场主题教育活动;联合卫健部门,组建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学生进行综合干预,大大降低“心病”发生率。

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立于2015年1月,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设有阅览室、档案室、心理测评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和沙盘游戏室等特色功能区,由县青少年宫负责运营管理。成立以来,辅导站与县心理卫生协会、县家庭教育学会等社会组织多方联动,举办活动300余场,接待来访人员1800多人次,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课堂送入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深受广大老师、家长和未成年人好评,获评“福建省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示范站点”。

“未来,辅导站还将以‘下菜单’的形式,通过讲座和团辅等途径,为学校、社区、企业开设一系列的专业辅导课程和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县青少年宫主任黄建福介绍。

“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阵地,是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县委文明办主任杨进宝表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进,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存在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渠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我县先后投入456.8万元资金,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255个心理咨询室、1个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1个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多渠道提升 助力专业发展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团体辅导课程

 

“不要担心,人生就像一艘海面上航行的船,每个人都会遇到波澜……”近日,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心理咨询室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培芳与学生坐在桌子两头,亲切交流。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黄建福告诉记者,辅导站建立一支由40多名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构成、专兼结合的团队,并根据成员的特长,分为8个专业工作小组,带领学生们开启一场场心理健康“修行之旅”。

通过定期读书交流会、案例督导,集中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辅导站不断强化内部经验交流,并不时邀请心理学届权威专家到场为心理辅导老师传经送宝,持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现在全县学校配有专职心理教师36人、兼职心理教师229人,许多教师共同参与校内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县教育局局长高志强介绍,亟需更多专业人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乡村末梢。

这些年,我县不断加大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引进力度,要求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至少应配备一位专(兼)职心理教师,并选聘2名心理教师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研员。“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全县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并组织学校统一订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黄世元说。

此外,我县抽调25名心理业务骨干教师,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分25个片区挂钩,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宣传、个别干预和团体辅导。

2020年12月26日,县教育局、县卫健局邀请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书记、医学博士、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林贤浩为全县专兼职心理教师开设《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专题讲座;2021年9月12日,组织800多名城区中学班主任以及部分德育干部、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读懂孩子,守护心灵——学生心理健康及维护》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2021年11月,县计生协会、县教育局联合在三德大酒店举办中学、职校青春健康师资培训班等等。

“参加培训课程令我倍感受益匪浅,发现许多之前没有留意的细节和方法。”专职心理教师王颖姿在培训完后第一时间写下了心得体会。她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尝试创新工作思路,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更多孩子感受到温暖。

“我县常态化组织心理教师参加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骨干人员专项知识培训。”黄世元说,近期,还将委托福建师大心理系,开展初中班主任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全方位联动 融合育人机制

 

蓝溪中学开展主题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生态环境。

“过去我对孩子期望太高,自己性格也比较强势,有段时间和孩子关系很紧张。”安溪一中高三学生家长李女士讲到,“家长学校”帮了自己大忙。“每次课程我都认真学习,按老师教的理念调整自己的沟通方法。现在,孩子有心里话也愿意跟我说了。”

目前,我县已完成五年级以上学生“一人一档”建档工作,全县共建档120649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实现全覆盖,并促进“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长读书沙龙、家教讲座和家教论文汇编等,不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

“家庭和社区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驿站,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作平台开展活动,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辅导站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黄文月说,辅导站多次前往东北社区、华凤社区和凤山社区等,举办50多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累计为3000多个家庭送去科学家教服务理念,促进家校社联动。

黄建福表示,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将积极申报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构建“辅导站+”心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辅导站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建立“全覆盖、多方位、高质量”的工作网络。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未雨绸缪。”黄世元介绍,我县要求各校建立心理健康普查机制,按照“一人一档”原则,每学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采用软件测评、家访、日常观察等形式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排测评,定期开展面对面的咨询干预和跟踪服务,形成“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对策建议—预防干预”的基本方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学生心理干预方案,融合学校、挂钩教师、服务中心、卫健四级管理机制……让学生心理问题辅导更加精准化、常态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