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卿科名:长者食堂的幸福“食”光
时间:2023-05-31 10:40 浏览量:
 近年来,随着农村中青年大量外出进城谋生,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吃饭成了难题,特别是独居年迈的老人,他们已经习惯在农村生活,不愿跟随子女进城。他们行动不便,手脚不太灵活,买菜、煮饭、洗碗成了麻烦事。为了省事,甚至是煮一顿吃三餐,因为怕浪费,伙食简单,营养也显得不足。近年来,在县民政局与相关乡镇、村居的联合推动下,长者食堂成为了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问题的一大帮手。

爱心营养伙食

深受老人欢迎

“饭菜快好了,您先坐一会儿。”临近中午,尚卿乡科名村长者食堂里座无虚席,空气里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长者食堂就餐的老人们。

没多久,一道道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端出,红烧肉、炒时蔬、排骨汤……荤素搭配合理,100余名老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享受着“爱心午餐”,一边话家常,一边就餐,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今年以来,这样温馨的画面时常在这里上演。

“对留守在家的老人们来说,行动不方便,经常随便做一些饭菜就对付过去。”科名村党支部书记黄长技介绍,随着年龄增大,村里不少老人陷入“买菜难、做饭难、吃饭难”的困境,建设长者食堂很有必要,通过综合考虑老年人居住或活动集中度及步行通达等条件,科学选择布点位置,让更多老年人能享受到长者食堂的便利。

“食堂坚持适老化饮食,减少老年人食盐及糖的摄入量,健康营养。”黄长技告诉记者,食堂配备了专业厨师,准备的饭菜以清淡、利于消化为原则,每次会换着花样烹饪,低盐、少油,努力让老人在吃饱的同时,也能吃出健康、吃出幸福。

“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挺闷的,只要长者食堂开放,我都会来这里用餐。”黄阿姨说,一个人做饭的时候总是控制不好量,经常“做一顿吃三顿,一个菜吃三餐”,自己也只会煮那么几道菜,时间久了腻了,胃口也差了,在长者食堂换换口味,胃口也好了很多。科名村老人协会原会长黄连枝也感同身受,他说“长者食堂根据老人饮食习惯烹饪的餐食,吃得饱吃得好,希望这样的惠民食堂能办得长久。”

多方力量支持

保障长久运营

“老人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就餐,拉拉家常,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据工作人员介绍,长者食堂每月初五、二十为村里120多名75岁以上老人提供用餐,不少老人都是早早就到这里来话家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看起来比以前更加精神了。

自长者食堂运营以来,用餐人数逐渐增加,也得到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愈发增“味”飘“香”,但是长者食堂属于公益行业,黄长技一直在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这么多人就餐,烹饪准备的工作量就不小。”他总结经验时说,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已经很顺畅了,大家各司其职,志愿、半志愿服务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下一步还将通过整合服务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扩大社会参与等方法,使长者食堂长久运营。

“要运营发展好长者食堂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黄长技告诉记者,除了争取上级的资金补助外,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也很有必要,这是长者食堂永不“熄火”的保障,要想持续运营下去,还需要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志愿服务、共建结对吸引企业、乡贤等多方力量加入,多方筹资,同时发动村民共建共享,将便民就餐服务辐射到周边村庄,助力食堂长久飘香。

“长者食堂不仅提供就餐服务,还将以‘吃’为纽带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黄长技表示,后续还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举办集体生日等,用心用情用力提供贴心服务,真正把长者食堂办成尊老、敬老、助老、护老的温馨家园。

 

来源:安溪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