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9015-0101-2025-00074
    • 备注/文号:安教函〔2025〕74号
    • 发布机构:安溪县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5-30
    关于县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128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6-10 09:54

    唐瑜燕委员:

    《关于加强茶乡孩子茶文化研学的建议的提案》(134128号)由我单位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文体旅局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均衡师资培养方面

    近年来,强化产业实践支撑,从产业角度、全球农遗文化角度助力,协助提供专业茶产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师茶文化系统培训,通过田间课堂、制茶工坊等实践指导,丰富培训内容,助力教师深入了解茶产业运作,提升茶文化教育实操能力。吸纳相关非遗传承人,并定期邀请知名茶人举办茶文化培训与提升。

    二、多维实践推进方面

    一是深化校地合作。在慈山农中、安溪茶校开设茶文化课程,联合溪禾山、大宝峰等茶庄园实践基地,优化“种植-采摘-制作-品鉴”全链条体验环节,开发“茶园探秘”“小小制茶师”等特色研学路线。实施“非遗小传人”培育计划,在沼涛实小、金火完中、魁斗中心等多所学校开设铁观音传统茶艺的系统理论和实操教学,并建成茶文化艺术传习基地,依托溪禾山文化园等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茶叶采摘、炒制实践,系统地从认知-掌握-完成“一茶一品”创作同时,联合茶企举办“未来茶饮创新大赛”,引导开发茶文化衍生品,如新中式茶饮配方等。近年来,有40多所中小学校先后到茶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二是发挥高校资源。推动安溪茶学院与中小学合作,组织茶文化讲座、科普展览、非遗技艺工作坊等活动,依托高校学术优势,为茶乡孩子搭建茶文化视野拓展平台。探索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发“茶文化数智平台”小程序和开发严肃型茶文化小手机游戏。

    三、厚植乡情教育方面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积极开展安溪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如:培文丽馨实幼专门建设一层“制茶小作坊”体验区;沼涛实小对涉茶体验教育进行创新探索,从知茶、懂茶延伸到了茶歌、茶诗、茶舞等茶文化教育;安溪茶校开设茶文化公共课,借助茶业企业茶文化传播,不断提高学生的茶文化之人文素养;全县组织汇编“我爱家乡的铁观音”师生获奖征文,并印发至各级各类学校等等。

    四、家校协同育人方面

    一是推进非遗农遗进课堂。支持“乌龙茶制作技艺非遗家长进课堂”活动,协助学校对接掌握非遗技艺的家长志愿者,通过亲子工坊、技艺演示等形式,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制茶技艺魅力。二是注重家庭文化体验。组织家庭参与茶王赛观摩、采茶节亲子活动等,将课堂所学延伸至实践场景,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茶文化传承氛围。

    下一步,我县各部门将密切协作,推进产学研和产教融合,凝聚多方合力,推动茶乡孩子茶文化研学工作走深走实,助力本土茶文化传承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学生茶文化研学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李颖华

    人:黄世元

    联系电话:23236030

     安溪县教育局

                     2025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