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把巡回审判搬进乡村里,以案释法守护此间青绿;夏日炎炎,冒着酷暑踏遍田间地头,化解纠纷为群众送“清凉”;秋风渐起,走进校园上“开学第一课”,普法送法播撒法治种子;岁暮天寒,顶着凛冽寒风执行攻坚,兑现权益传递司法温度……
时光流转,四季轮回,安溪法院人守护公平正义的脚步从未停歇。2023年以来,安溪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用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幸福安宁,交出一份高质量司法的时代答卷。
审判质量唯一核心指标“案-件比”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二、全市第一,一审服判息诉率居全省第四、连续第五年居全市第一,民商事案件调撤率全市第一,一审改判发回重审率全市第二低,审判质量和效果持续领跑进位,执行工作在全省法院作经验介绍,官桥法庭入围正在评选的福建法院“最美法庭”候选对象,湖头法庭入选“刺桐最美人民法庭”,反诈微电影《代价》获评全国法院“金法槌”三等奖……
翻开这份优异答卷,安溪法院人的使命担当可触可感!
01服务大局加力度 增添茶乡发展亮色
日前,安溪法院审结某食品公司破产清算案,裁定认可全体债权人与债务人就债权债务处理达成的和解协议,并终结破产程序。通过自行和解、分期履行缓解压力,让困境企业涅槃重生。该案系安溪法院审结的首起“自行和解”破产案件,也是该院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服务大局是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一年来,安溪法院聚焦大局所向、发展所需,靠前服务、担当作为,以能动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安溪“七大行动”整体布局,下沉大白濑征迁安置区、大三环等项目一线了解司法需求,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法律服务,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完善“生态司法+碳汇”审判机制,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成立“藤铁电商法官工作室”,设立“安溪县茶行业和家居工艺行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协助化解涉茶业、藤铁纠纷,助力统筹做好“三茶”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持久的发展动力。紧盯营商环境核心指标,该院靶向施策,“办理破产”“执行合同”指标综合排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二。运用破产和解制度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危机,完善“执破协同机制”,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启动“执转破”程序。开展首个“泉州企业家日”主题系列活动,快立快审买卖合同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是服务大局的题中之义。设立“咱厝边”女法官工作驿站、“夕阳红”权益保护工作室等平台,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联调等服务260人次。针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发出司法建议12件,提出整改措施36项,有效解决某小区171户房屋漏水等一批民生问题。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优势,定期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入选全市主题教育“四下基层”实践案例汇编。
一年来,安溪法院与地方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为茶乡高质量发展再添亮色!
02能动履职拓广度 擦亮茶乡平安底色
12月8日,在安溪法院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服务中心里,承办法官黄月治组织一起因抢夺摊位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案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感谢法官耐心调解,以后我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出摊。”在法官的细心调解下,同为安溪某广场上的流动商贩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场用心的调解,调出了最美烟火气。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一年来,该院抓实执法办案主责主业,以“如我在诉”理念办好每一起案件,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该院聚力定分止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探索“法院+妇联”“法理+情理”模式,依法调和家庭关系,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在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园成立“安新驿家人”司法协同保障基地,合力保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把法理情统一于个案裁判中,审结“遛狗不牵绳赔偿案”等一批民生案件,厘清归责原则,引导行为规范,让司法裁判与民意同频、与社情共振。
宽严相济,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充分发挥刑罚震慑作用,从严审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深化“三叶芽”少年审判品牌建设,加强弱势群体保护;快审快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维护群众出行安全;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综合治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民企集中执行行动,加速胜诉权益兑现。深入推进执行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执源治理工作,依托“执前和解中心”加强执行风险提示,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判决。
03为民司法升温度 绘就群众幸福成色
群众满意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标准。一年来,安溪法院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重视效果”,努力以“最优的服务、最简的流程、最严的管理”推动审判执行质效再上台阶。
“没想到下班时间也能办理业务,还以为这趟要白跑了!”近日,王先生赶到安溪法院想办理立案业务时,已过了上班时间。此时,大门口写有“安溪法院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中心”的标识引起了王先生的注意,于是他以尝试的心态体验法院自助化服务,按照提示很快在自助设备的引导下成功立案。这是该院回应群众关切的一个缩影。
新征程上,群众对诉讼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该院创优创先诉讼服务,启用“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中心”,实现了除开庭以外的绝大部分诉讼业务“自助办、一站办”。同时,以数字提速,通过远程开庭,把诉讼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指尖上”;完善“胜诉退费”长效机制,让当事人“零跑腿”。以数字增信,通过12368热线搭建为民“连心桥”,来电“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高效司法是群众的期盼。该院扎实推进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试点工作,用好“案-件比”“服判息诉率”等审判质量管理指标“指挥棒”,全力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制定“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十一条措施”,定期通报发回重审、改判案件情况,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深化评查结果运用,以评促改提升办案质效。
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案件办得公不公道问题,该院则抓实抓严审判监督,建立“四类案件”全流程识别监管机制,推动院庭长办案常态化、监管责任实质化。严格落实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强制类案检索制度,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作用,统一裁判尺度,确保“同案同判”。
群众有所呼,法院实时应。每一项创新,每一个举措,彰显了安溪法院人始终不忘初心的人民立场。
04锻造队伍有深度 筑牢政治忠诚本色
“全体干警要从主题教育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从伟大思想中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11月22日,安溪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小丹以“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建新功,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溪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为题,为全院干警讲授专题党课。
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的第一属性。一年来,安溪法院持续强化对党忠诚的意识、争先进位的思维、从严从实的导向,切实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
淬炼绝对忠诚品格。该院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积极开展理论学习、集体研讨。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院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65次,为群众办实事150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机关党校“大熔炉”作用,组织政治轮训,提升干警政治理论素养。
融合安溪“海丝三铁”优秀文化,打造“纯雅礼和”茶乡特质司法文明。开展执法办案竞赛和岗位技能竞赛,提升干警专业技能。聚焦素能提升,开展“法官沙龙”学习交流。把评案与考人贯通起来,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优化指标类型及评价维度,激发干警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涵养本色风骨,锻造法院铁军。一年来,安溪法院全院17个集体、41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院集体获评“全省法院信息工作优秀集体”,诉讼服务中心获评“泉州市五一先锋号”,20件精品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及其丛书。
执实干之笔
挥法治之墨
茶乡大地上
一幅宜居宜业的
和美茶乡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